...①人体部位名。即鼻准,俗称鼻尖。《灵枢·五色》:“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参鼻准条。②经穴名。素髎穴的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位于鼻尖端中央。《外台秘要》作面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面正。...
...统一战线问题》。 〔7〕曹僇(?—1763或1764)号雪芹,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8〕《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清代吴敬梓著。书中人物马二先生(马纯上)是个八股文选家。冯...
...针灸,历来就是中医学之瑰宝,由于它简单便捷,效如桴鼓,而扎根民间,深受病家欢迎。浙江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原始社会),如二千多年前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就有“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治宜砭石”的记载,“砭石”就是最早的针灸...
...经穴别名。《针灸摘英集》:“通关二穴,在中脘穴两旁同身寸之相去各五分。”所指即阴都穴。参见该条。...
...总体内容上与《针灸大成》相类似,但编排取舍更为精审,其所摘引《内经》原文注释详明,在经穴的数目上较明代《针灸大成》为多,增加了中枢、急脉两穴,达361穴,以后人们论述经穴总数时,多以此说为凭。该书还汇集了当时新的针灸治疗经验,如“太乙神针”和...
...是十分审慎的,堪称我国针灸史上继晋唐之后的又一次总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编成以后,宋仁宗认为“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形,复令创铸铜人为式。”于是,王惟一等人科学计算,精密设计,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成功地铸造了两具与一般人身等高...
...①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天会。属手厥阴心包经。手足厥阴、少阳之会。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另说“在乳后同身寸之二寸”(《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在乳后一寸,下五分”(《针灸集成》)。布有胸前神经肌支,...
...目录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保胎资生丸 《广笔记》保胎资生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保胎资生丸【别名】资生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处方】人参(人乳浸,饭上蒸,烘干)90克 白术90克 白茯苓(研细末...
...灸治后局部因灼伤而化脓溃烂成疮。见《金匮要略》。古代又作“灸创”,见《武威汉代医简》。《针灸资生经》引《明堂灸经》:“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愈。”古代施灸多以各种方法促使灸疮透发。如《针灸资生经》用葱熨、皂荚汤洗,内服...
...疮疡有特异法,凡流血者应手辄止。治疾兼授养生、延寿之法。 徐道度,祖籍丹阳(江苏丹阳市),南北朝时,寓居钱塘(今杭州市),遂居焉。其先世徐熙,好黄老学,隐居秦望山,有道长求饮,留瓠与之曰:“君宜以道术济世。”取视之,乃《扁鹊镜经》,因而精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