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焘与《外台秘要》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王焘在图上除标明腧穴位置外,还特别标明禁灸与宜灸穴位,用红黑两种颜色标出。在腧穴排列顺序上,王焘主要依据循经取穴方式进行排列,将所有腧穴都按经脉进行归类,并对取穴部位、主治病证、施灸壮数等作阐述。 王焘在针灸界是一个颇有争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7.html

腧穴定位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正确取穴和针灸疗效关系很大。现代临床常用腧穴定位与取穴方法有:(一)骨度分寸法始见于《灵枢·骨度》篇。它是将人体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标准。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间为8寸;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

http://qihuangzhishu.com/93/10.htm

《铜人针灸经》在线阅读

...《铜人针灸经》,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一些常用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00.html

考试焦虑检查_考试焦虑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考生对考试产生一种焦虑不安、紧张恐惧心理,并伴有失眠、头晕、头痛、胸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差、胃肠不适、恶梦夜惊、睡后易醒,以及复习功课不能集中精力等表现。考试时,考生有心慌、手抖、呼吸加快、口干、尿频、多汗,乃至出现晕场等...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KaoShiJiaoLv340997.htm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简单介绍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经脉和督循任穴循行、主病及其腧穴部位,参考各家学说予以订正。附经腧穴图。该书总结北宋以前针灸腧穴主要成就,流传甚广,对针灸学发展起一定推动作用。1949年后有影印本。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载...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5.html

《循经考穴编》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关系。并以经脉循行为纲,详尽考订经穴位置,实为宋代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后至清末之前各家《明堂》之最。另外,其对刺灸法考订甚为精详,通过考订,可反映出针灸医学理论与实践不断进步与完善。《循经考穴编》书中论及刺法时尤以透刺法最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4.html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候论》、《补注本草》、《千金方》。在针灸教学中采用惟一发明铸造针灸铜人,进行直观教学,也是历代医学教育一大创举。考试访大学之法,建立严格制度。每月一次私试,每年一次公试。成绩分为优、平、否三等。优良者升为内舍,每年一次会试,...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2.htm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针灸历史非常久远,由于冶炼事业发展,开始有金属针,是在砥石、砭针基础上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医缓曾对针灸治疗宜忌作一定论述。秦越人以砭石弹刺奏武王面部痈肿,并和弟子子阳、子豹一起“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治疗虢太子“尸...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5.htm

《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一部针灸著作,也是研究《黄帝内经》古传本重要文献。本书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发展上起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27.htm

《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一部针灸著作,也是研究《黄帝内经》古传本重要文献。本书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发展上起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05.htm

共找到901,2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