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文献有关论述中,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妇产科知识更加丰富和充实。(一)月经生理关于月经现象认识王叔和内经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自己长期临床观察,对生理性月经现象进行了仔细研究。正常月经,古人叫月事、月水、月信,脉经则首称之为月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16.htm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抄本_丹医秘授古脉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研究院1962年5月11日]分经候脉法(周潜川大夫报告)一、分经候脉之由来古人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王叔和脉经,高阳生脉诀是我国较早两部脉学专著。在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2.htm

胆_身形脏腑组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六腑之一。胆主要是贮存胆汁并输出胆汁以帮助消化,它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不直接参与传化水穀,和胃肠功能有别,所以又把它列为“奇恒之腑”。由于胆内贮存由肝分泌出来胆汁(王叔和脉经指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此较洁净,含有精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an-869.html

难经难经脉法几个有关问题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八十一难当指此书。难经注家最早是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西晋时王叔和脉经引用了难经中有关脉学绝大部分资料。但值得注意是,脉经难经各个部分没有提到引自难经脉经中投有难经这个书名,而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6.html

图解性质脉图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图性质书或脉书所附图,大多数是图解或图表。出现最早又佚失了“手检图”,按李时珍据脉经第十卷残文所恢复就是属于图解性质。 标题是“气口九道脉”。文为:“手检图日:脉为五脏华盖,日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6.html

古脉学发掘研究之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诀问题经过几百年学术讨论和争议涉及了文献辨伪,学术讨论,普及提高等方面,到明代中后叶总算得到了解决,但学术是要发展要前进,它向来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里程上,因此这时就出现了如卢子繇等人古脉法研究。 如果说脉诀脉经之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4.html

胆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胆为六腑之一,主要是贮存胆汁并输出胆汁以帮助消化。 【胆】 六腑之一。胆主要是贮存胆汁并输出胆汁以帮助消化,它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不直接参与传化水谷,和胃肠功能有别,所以又把它列为“奇恒之腑”。由于胆内贮存由肝分泌出来胆汁(王叔和脉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944.html

自学中医要三勤_【中医宝典】

...在中国古代,中医属“国学”范畴。中医史上大师级人物,大多是秀才、举人、进士,如北宋之沈括(1031~1095年,著有脉经上讲到浮脉“如水漂木”,似乎易懂,但追问浮脉实际标准,又难把握。王叔和为什么说浮脉“如水漂木”?如果只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18.html

脉先兆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千金方外台秘要等都有所发展。晋代王叔和脉经是脉学第一部专着,是脉诊集大成。以后经过历代医家努力,脉学发展已取得了卓越成就。脉诊诊察部位分为寸口诊法(寸关尺诊法),三部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以及遍身诊法(三部九候诊...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28.htm

伤寒论在线阅读

...成立校正医书局,对诸多医学古籍进行校勘整理,伤寒论则是其中之一。 现该书通行本有两种:一是明代赵开美据宋治平本(林亿等校正原刊本)影刻本,一是金代成无已注解伤寒论本。此外,脉经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均载有伤寒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4.html

共找到1,085,2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