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脉(阴中之阳)_诊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王叔和比之帛浮水面,李时珍比之水上浮沤,皆曲状其随手而没之象也。脉经言“轻手相得,按之无有”,伪诀反言“按之似有举还无”,悖戾一至此耶!且按之则似有,举之则全无,是弱脉而非濡脉矣。濡脉之浮软,虚脉相类;但虚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5-14.html

细脉(阴)_诊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模糊而难见,细脉则显明而易见,故细比于微稍稍较大也。伪诀乃云“极细”,则是微脉而非细脉矣。王启玄曰∶“状如莠蓬”,善摩其柔细之态也。王叔和脉经云∶“细为血少气衰,有此症则顺,无此症则逆。”故吐利失血,得沉细者生。忧劳过度之人,脉亦多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5-13.html

妊娠脉详细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论点是一致的。 一、脉诊男女胎孕法在确定为妊娠之后,进一步确定其所妊孕者系男是女,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很重要的。兹将诊脉以定男女之说约略归纳之有如下六种: 1、左痰为男,左疾为女说晋·王叔和脉经卷九·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脉法证第一日:“妇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6.html

督脉为病_奇经八脉考

...防风、荆芥、细辛、藳本、黄连、大黄、附子、乌头、苍耳之类。 张仲景金匮云:脊强者,五痓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瘲。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穴。 又曰:痓家脉, 而弦直上下行。 王叔和脉经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34.html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_丹医秘授古脉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研究院1962年5月11日]分经候脉法(周潜川大夫报告)一、分经候脉之由来古人的分经候脉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脉经,高阳生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学专著。在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2.htm

校正灵枢·经脉篇经文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生成、平人气象注两引皆无“之”字。案∶有“之”字则似,“交 ”二字,为脉次之名。详马注云∶起于鼻之两旁迎香穴,上行而左右相交于 中。则经原不衍。上入齿中。脉经作“入上齿中”,手阳明入下齿中相对。案∶上齿属足阳明,下齿属手阳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30.html

妇产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文献的有关论述中,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妇产科知识更加丰富和充实。(一)月经生理关于月经现象的认识王叔和内经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观察,对生理性月经现象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正常月经,古人叫月事、月水、月信,脉经则首称之为月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16.htm

濡脉(阴中之阳)_诊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王叔和比之帛浮水面,李时珍比之水上浮沤,皆曲状其随手而没之象也。脉经言“轻手相得,按之无有”,伪诀反言“按之似有举还无”,悖戾一至此耶!且按之则似有,举之则全无,是弱脉而非濡脉矣。濡脉之浮软,虚脉相类;但虚脉...

http://qihuangzhishu.com/801/64.htm

细脉(阴)_诊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模糊而难见,细脉则显明而易见,故细比于微稍稍较大也。伪诀乃云“极细”,则是微脉而非细脉矣。王启玄曰∶“状如莠蓬”,善摩其柔细之态也。王叔和脉经云∶“细为血少气衰,有此症则顺,无此症则逆。”故吐利失血,得沉细者生。忧劳过度之人,脉亦多细,为...

http://qihuangzhishu.com/801/63.htm

校正灵枢·经脉篇经文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生成、平人气象注两引皆无“之”字。案∶有“之”字则似,“交 ”二字,为脉次之名。详马注云∶起于鼻之两旁迎香穴,上行而左右相交于 中。则经原不衍。上入齿中。脉经作“入上齿中”,手阳明入下齿中相对。案∶上齿属足阳明,下齿属手阳明...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1.htm

共找到574,5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