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脉如按鼓皮.主病为亡血遗精半产崩漏胀满中风感湿诸症.牢脉似沉似伏.大而长.微弦.扁鹊曰∶牢而长者肝也.仲景曰∶寒则坚牢.有牢固之象.徐东皋云沉而有力.动而不移.牢之体也.主病为心腹疼痛疝颓 瘕.为气短息促.为皮肤着肿.是革牢二脉.固...
...散脉以阴血亏虚耗竭在前,而阳气将绝在后,因为“阴者阳之守也,阳者阴之使也”。若阴亏耗已极,阳无所依附则浮越,故脉浮大,散而无根,似杨花无踪,故诸家多言命绝。 《脉经》:“滑而浮散,摊缓风。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瘕。脉直前而中散绝者,病...
...多热,骨蒸发热,脉数而虚。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萎之形,数而无力。肠痈实热,滑数可知;数而不热,关脉芤虚,紧数脓成。”诊家枢要》:“浮数表有热,沉数里有热,弦数为劳症,滑数为结热。” 《外科精义》:“浮而数则表热,沉而数则里热,肺脉洪数则...
...秋吉冬成病,微数虽甚不成病,不可劳。” 《千金方》:“寸口脉微而弱,血气候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关上脉微浮,积热在胃中,呕吐蛔虫,心健忘。” 《四言举要》:“遗精白浊,微涩而弱;三消之脉,细小候涩,形脱可慷;健喉走马,微伏则难;...
...” 《四言举要》:“浮濡阴虚,濡小阴虚,湿留濡细。腰痛之脉,濡细肾著。” 《三因方》:“濡而弱,为内热外冷、自汗,为小便难。” 《医学入门》:“濡而弱,内热外冷,自汗,小便难。心脉浮濡虚损足多汗,肝脉沉濡恍惚下体重。肾脉沉濡,便血女胎脱,肺...
...阴虚水涸。” 《脉如》:“证虚脉弱而兼之以涩,为气血交败。”弱脉之相兼脉中,《脉经》言:“尺寸俱濡弱,主发热、恶寒、汗出。”究其意义:弱脉沉而细软无力,主气血虚之证。濡脉浮而细软,主精血不足。《脉经》言:“寸口濡,阳弱自汗出。”寸口是心肺阳虚...
...后世脉法自《脉经》起已实行将近两千年,其间虽有补苴但发展变化不大,学术性的较大工作不过是对伪《脉诀》的考辨批判问题而已。 正如日本人丹波元简氏在《脉学辑要》中说的:“盖尝究之,从前脉书,叔和而降,支离散漫,殆天统纪,如元明数家,乃不过因循...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 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fold;pen] 牢,闲养牛马圈也。——《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 执豕于牢。——《诗·大雅·公刘》 ...
...浮之轻者为濡,平沙面雨霏千点,沉之重者为牢,锦匣里绵裹一针。濡濡脉按须轻,萍浮水面生。平人多损寿,莫作病患评。(《脉经》曰∶濡脉极软而浮,如帛在水中,轻手乃得,按之无有。”按濡主血虚之病,又主伤湿,平人不宜见此脉。濒湖曰∶“平人若见似无根...
...提出的条件有一点不同就是《脉经》说是微强,《脉学》说是微弦,而强确实不如弦具体,并且有与幅幅然雷同之嫌。 《脉经》提出的实脉脉形后世诸家大多数是遵循的,亦就是得到了承认,就是其中的强的提法,有不少异义,因而在后来的著作中提出了坚、牢、结、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