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多类,得于六淫五邪、饮食所伤之外,复有杂合之邪,似难执方而治。先生治暴气脱而虚,顿泄不知人,口眼俱闭,呼吸甚微,殆欲死者,急灸气海,饮人参膏十余斤而愈。治阴虚而肾不能司禁固之权者,峻补其肾。治积痰在肺,致其所合大肠之气不固者,涌出上焦...
...水分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分水、中守。属任脉,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
...取穴部位,见图2-13-1)。 图 2-13-1 上巨虚 (3)拔罐方法 灸罐法。上述各穴上用艾条温和灸10分钟,以皮肤感觉温热感为度,之后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二、湿热泄泻 (一)症状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
...腹痛、泄泻等。 隔蒜灸: 隔蒜灸,是用蒜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在古代流传很广,许多中医外科书中都有论述。最早的记载见于《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唯多为善。勿...
...医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针艾故也。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如伤寒、疽疮、劳瘵、中风、肿胀、泄泻、久痢、喉痹、小儿急慢惊风、痘疹黑陷等证。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
...不可见之不早也。倘药未及效,仍宜速灸气海,以挽回下焦之阳气,仍须多服人参膏。(《景岳》)荡实方法(消积方附)下痢而腹痛满为寒实,当下之。下利腹中坚者,当下之。(《脉经》)夫泄泻却用大黄者,乃通因通用也,非大实热,勿轻用之。(《三因》)治痼冷...
...俞治腰脊疼,大小便难此可通,兼治泄泻痢疾病,先补后泻要分明。〖注〗大肠俞穴,主治腰脊疼痛,大小便不通,及泄泻,痢疾等证。针三分,灸三壮。膀胱俞治小便难,少腹胀痛不能安,更治腰脊强直痛,艾火多添疾自痊。〖注〗膀胱俞穴,主治小便不通,少腹胀痛,及...
...间接灸也叫隔物灸、间隔灸,即利用其它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 这样既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还可借间隔物之药力和艾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治疗效果。该法种类很多,被广泛应用于内、外、一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的治疗中,...
...神经。 〖主治疾病〗阴部痛,子宫脱垂,遗精,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妊,泄泻,痢疾。阳痿、早泄、膀胱疾病等。该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道。 〖人体穴位配伍〗 配阴交穴肾俞穴、带脉穴、大敦穴、中极穴治阳痿、遗精、带下;配命门穴、肾俞穴、志室...
...穴(穴位,穴道,气穴)是经络气血在身体表面聚集、输注或通过的重点部位。 【穴(穴位,穴道,气穴)】 是经络气血在身体表面聚集、输注或通过的重点部位。它可以通过经络联系对身体内部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反应,也可以接受周围环境的各种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