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之辨证与病案_【中医宝典】

...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核心,也是中医治病基本方法。辨证与论治是两个密切相联步骤,辨证是论治前提,辨证为论治提供依据,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就要有一个正确辨证。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伤寒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之。”要求医生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68.html

阳明证臌胀_《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女,22岁。成都市龙泉区长风乡,农民。【病史】两岁时开始患腹胀,其后发展到全身皆肿,肌肉变硬。下阴常流黄水,臭味异常。十多年来,病魔缠身,其父为之四处求医,未见显效。1969年8月,前来就诊,按阳明腑证论治,服药两剂后基本治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16-0.html

”字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解释_康熙字典意思

...《唐韻》防鋄切《集韻》父鋄切《正韻》房啖切,𠀤音犯。《說文》草也。 又蠭也。《禮·檀弓》笵則冠,而蟬有緌。《內則》爵鷃蜩。《梁元帝·𤣥覽賦》飛冠而吐密。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東郡涿郡陽。 又宮名。《竹書紀年》𥡆王十四...

http://hanwen360.com/k/8303.html

临患务须辨证,施治贵在变通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啼笑皆非。这些“医生”让患者吃尽了中药苦头,却使之元气大损,脾胃大伤,最终连排便这种最基本生理功能也丧失殆尽了。这说明了什么?除了说明中医药管理存在问题,什么人都可以卖中药,什么人都可以开中药方外,也说明了有些中医专业人士淡忘了中医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87.html

三焦辨证概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概念,将外感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用以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并指导治疗一种 辨证方法。 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70.html

胡建华_一、临证治病,善于调理脾胃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以及“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理论,指出了脾与不同之处,正好补充了李东垣学说不足。因而先生在临床实践中,摘取李、叶两家之长,灵活应用。此种方法在其遣方用药中随处可见。先生具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jianhua/527-3-1.html

中医辨证慢性荨麻疹_皮肤病荨麻疹_【中医宝典】

...”基本治法,采用明代陈实功所创“消风散”为主方加减,以脏腑辨证统之,取得较好疗效。 简介如下:1、凡本病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或泄泻,或者,均可从脾胃辨证。其湿热者用霍香正气散去燥热之品。加入茵陈、苦参、白鲜皮等;其虚寒者宜用建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1653.html

妇人经期外感辨_【中医宝典】

...热入血室”,在临床上绝不可能像书上所记载那样证证俱备,非常典型,因此要从临床实际出发,抓住“热入血室”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灵活遣方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34.html

三焦辨证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 【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概念,结合温热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心肺病变属上焦;脾胃病变属中焦;肝肾病变属下焦。三焦所属各经主要症状如下:上焦:手太阴肺经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59.html

产后泻痢(二症同兼呕吐)_《女科撮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产后泻痢,或因饮食伤损脾土,或脾土虚不能消食,当审而之。若米食所伤,用六君加谷。若面食所伤,用六君加麦 。若肉食所伤,用六君加山楂、神曲。凡兼呕吐,皆加藿香。若兼咽酸或呕吐,用前药送越鞠丸。若肝木来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胡、炮姜。若寒水反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cuoyao/855-6-15.html

共找到968,6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