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乾符戊戌,至天�末年,及庄宗中兴後河东事迹。三朝者,僖、昭、庄也。其文直述,多鄙俚。 ※《广陵妖乱志》三卷 陈氏曰:唐晋阳郑廷诲撰。言高骈、吕用之、毕师铎等事。 ※《汴水滔天录》一卷 陈氏曰:唐左拾遗王振撰。言朱温篡逆事。 ※《吕夏卿兵志...
...辩列子 刘向古称博极群书,然其录《列子》,独曰郑穆公时人。穆公在孔子前几百岁,《列子》书言郑国,皆云子产、邓析,不知向何以言之如此?《史记》:郑�公二十四年,楚悼王四年,围郑,郑杀其相驷子阳。子阳正与列子同时。是岁,周安王四年,秦惠公、...
...国柄日也。然无八年九月以後至九年四月事,盖安石攻吕惠卿时。莹中谓蔡卞除之安石骂惠卿之语,其事当在此际也。 陈氏曰:本朝祸乱,萌於此书,陈�所谓“尊私史而压宗庙”者。其︹愎坚辩,足以荧惑主听,钳制人言。当其垂殁时,欲以此书秉畀炎火,岂非其心有所...
...。 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曰:“言人能奉礼,自行束�以上,则皆教诲之。”) [疏]“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正义曰:此章言已诲人不倦也。束�,礼之薄者。言人能奉礼,自行束�以上而来学者,则吾未曾不诲焉,皆教...
...鬼神。《易》曰「君子以反身修德」,斯之谓也。六十而耳顺,遂知来物。详夫天殃所及,先陈鲁庙之灾;土怪攸兴,宜识季卿之问。辩防风之巨节,吴使嗟称;稽肃慎之遗�,陈人悦服。颜回不贰,吾亦食而无疑;商瞿必昌,尔讵劳乎更娶?齐禽大舞,闻备水之谣;赵犊...
...非此公之为恸,吾谁恸乎?」服马悲鸣而不前,行人涕泣而相向。佥以�者公称知我,我谓之甥,固尝挥斤见期,必使刊石为事。�则不佞,曷于是重?相泣谓曰:「我辈见中山弗冥冥隳行,弗察察从政,弗执利邀宠,弗夸毗耀荣;无躁求,无苟得,结友朋义也。诲子弟仁也...
...之说,诸儒聚讼久矣。论年之先后,则谓之先三而后三(郑康成,高堂隆),或谓先二而后三(徐邈)。辩祭之小大,则或谓�大于�(郑康成),或谓�大于�(五肃),或谓一祭而二名,礼无差降(贾逵,刘歆)。又或谓�以夏不以春,�以冬不以秋。矛盾相攻,卒无...
...制作,事与时应者乎?此理虚邈,良难为辩,如其未允,请俟高亮。(《沙门不拜俗事》一) ◇ 三答桓玄难 重亏嘉诲,云佛之为教,以神为贵,神之明暗,各有本分;师之为理,在於发悟。至於君道,则可以申遂此生,通其为道者也。而为师无骇通之美,君有兼师之德...
...犯禁,召之不至,令之不行,禁之不止,诲之不变,乃举兵而伐之,戮其君,易其党,封其墓,类其社,卜其子孙以代之。晚世务广地侵壤,并兼无已,举不义之兵,伐无罪之国,杀不辜之民,绝先圣之后,大国出攻,小国城守,驱人之牛马,�人之子女,毁人之宗庙,迁...
...(形声。从言,辡( 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同本义 [argue;debate] 辩,治也。——《说文》 辩其狱讼。——《周礼·乡士》 分争辩讼。——《礼记·曲礼》 辩者言之信。——《韩非子·八经》 勿辩乃司。——《书·酒诰》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