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内经曰湿胜则濡泻,甲乙经曰,寒客下焦,传为濡泻,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则不能埤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泻。治肠胃受湿,濡泻不止。肉豆蔻散方肉豆蔻(去壳...
...10g,香菇20g,鲜白蘑菇50g,荸荠50g,胡萝卜150g,乌骨鸡半只约250g,精盐少许。 做法:黑木耳和香菇分别清水发好洗净,白蘑菇洗净,胡萝卜去皮洗净切块,荸荠削皮洗净对剖;乌鸡洗净斩块;鸡块、黑木耳、香菇、胡萝卜同放入瓦锅内,加...
...国语辞典 尖音和團音。尖音指ㄧ、ㄩ前的舌尖前塞擦音、擦音聲母ㄗ、ㄘ、ㄙ。團音則指ㄧ、ㄩ前的舌面前塞擦音、擦音聲母ㄐ、ㄑ、ㄒ。有的漢語方言尖、團仍分,但國語均讀團音。...
...濡脉极软而浮细,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力,如水上浮沤,谓如帛浮水中,重之,随手没之象,《脉诀》按之似有,举之还无,是微脉,非濡也。又曰∶濡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绵力不禁,病后产中犹有药,平人若见是无根。浮细而如绵曰濡,沉细如绵曰弱,浮...
...广泛地搜罗采集。《明史·方伎传·李时珍》:“乃窮搜博採,芟煩補闕,歷三十年,閲書八百餘家,藁三易而成書,曰《本草綱目》。” 清 戴名世 《<有明历朝小题文选>序》:“自是窮搜博採,選録大題文及小題文各千餘篇,多世間之所未見。”...
...体象 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主病 濡主阴虚,髓绝精伤。左寸见濡,健忘惊悸。右寸见濡,腠虚自汗。左关逢之,血不营筋。右关逢之,脾虚湿侵。左尺得濡,精血枯损。右尺得之,火败命乖。【按】濡之为名,即软之义也。必在浮候见其细软...
...七濡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再再还来.按之根据前却去曰濡.主少力.五心烦热.脑转耳鸣.下元极冷.濡.阴水也.他本俱释为阴金.非也.洁古曰.浮涩弱属金.沉滑濡属水.是以知濡为阴水也.然濡而为不及之水者.何也.谓阳已竭.而阴无所附也.指下寻之似...
...入侵则感冒;汗为津液,病久气阴内耗,正不御邪,更易频发感冒。先生以桂芪汤(桂枝2g、白芍12g、黄芪15g、甘草3g、生姜1片、红枣10枚)加味治疗,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着,此方源于《伤寒论》桂枝汤,方中桂枝温经通阳,发表散寒,以解...
...中新社7月13日电 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将于今年11月21日至24日在墨尔本举行。 主办者今日在墨尔本称,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将成为国际中医发展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盛事。 由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和中国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世界中医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