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本家差役二丁,免习《铜人》。圣旨∶差令丞相同太医院官,考注三百六十余穴。又差尚书况青,同考气上、气下手指之法。圣旨∶又令都御史杨林给事中,同考神针手法。不许循私,务在精选。圣旨∶差令主事刘斌,同考汗、吐、下三法。既明,以凭擢用。圣旨∶差令...
...定位,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颁行全国,并铸造了造型逼真、构造精巧的教学工具——铜人模型,对针灸学术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明清以降,针灸理论继往开来,技术和器具不断改进,流派纷争,名家辈出,佳作不断,针灸疗法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
...今绘其图于经络之前者.知外有是经.则内属是脏腑也.一明堂针灸、铜人、千金翼诸书.拘头面腹手足分列 穴.殊无经络起止次序.今以滑氏十四经发挥、金兰循经经络绘图.每经自始至终.某穴主某病.以便考究.一资生经立诸病目.以各 穴分属.似难于阅.今以...
...因病而施者,才是良医。当他看到当时的针灸书大都非常粗疏,便溯源《内经》、《难经》原旨,穷究《铜人》、《明堂》诸家之说。为了使针灸医生都能溯源《内经》、《难经》,他先编集了《针灸素难要旨》(又名《针灸节要》),为了纠正时人之流弊,他又续编了《...
...针灸大事记1840——1990年。 1851年 吴亦鼎编著《神灸经纶》。 1876年 张镜撰《刺疔捷法》。 1878年 陈惠畴著《经脉图考》。 1899年 刘仲衡著《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1912年 北洋政府将中医排除在教育系统之外,激起...
...切开一名敌对者的尸体,用竹签来研究人体神经系统。无独有偶,1000年后,宋徽宗雇了一个画家,画出经支解的一名罪犯的人体器官。在徽宗之前,宋仁宗叫工匠打造了一个铜人,铜人身上显示出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这个铜人还用来作医官院学针灸的学生学习和...
...等人提出“废止中医案”,社会各界组成请愿团,迫使民国政府,取消提案。 1931年 中央国医馆正式成立。 1933年 曾天治著《科学针灸治疗学》。 1936年 承澹盦著《铜人经穴图考》。 1937年 方慎安著《金针秘传》。 1937年 夏少泉...
...擅长针灸,对于内、外、妇、儿各科,也都有很深造诣。因针药兼精,医术高明,曾历任明世宗侍医、楚王府良医、太医院医官等职。在他的行医生涯中,足迹遍及到过江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福建等地。 杨氏治疗的众多病例中,有一例和他刊行《针灸大成》...
...古代医疗机构名称。是专为上层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医政及医疗保健组织。太医院始设于金代,隶属于宣徽院。太医院的最高长官是太医院提点(正五品),下设使,副使,判官等,“掌诸医药,总判院事。”此外,太医院中还设管勾主管医学教育,另还设有各种名称的...
...误,乃铸男、妇、童子三铜人,累试其穴,推之人体,所取毫发不爽。 高武认为,《素》《难》典籍的问世,为针灸理论奠定了基础,大大促进逊术的发展。但世俗操针灸者,以学针灸只须实践,无需理论,即读亦仅以玉龙、金针、标幽等歌赋而已。于是,节集《内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