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医预防学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关于瘟疫预防:在我国历代典籍中屡有瘟疫的记载,至汉代则更为翔实。由于瘟疫猖獗,给人们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当时的医家曾对天花、鼠疫、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在世界上首先作了详细的描述;对传染病的...
...清代康熙以来,医家尊祟经典成为学风,呼应而起的经典医书注家,盛极一时。他们做了大量考证与注释工作,在古典医籍的整理研究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一、《内经》(一)张志聪《素问集注》和《灵枢集注》清初著名医家张志聪主持编著的《皇帝内经素问集注》和...
...按今本《世说新语》共36门),扩大为52门。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50家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四库全书...
...医部全录》原隶此书“博物汇编、艺术典”下之“医部汇考”,共520卷,分类辑录自《内经》至清初120余种医学文献,有古典医籍的注释,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医学艺术,记事及医家传略等,记述系统,分门别类明确,各科证治有论有方,引证材科均一一详注...
...滑寿,字伯仁,晚号樱宁生。为元末明初著名的医家。约生于公元1304年,卒于公元1386年,享年83岁,死后葬于余姚黄山九枝松。 滑氏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元初他祖父到江南一带作官,因而迁到仪真(今江苏仪征县)、余姚(今属浙江省),据《...
...金礼蒙等所编,成书于公元1445年,是收集我国明代以前150多种医籍加以汇编而成,[1]内容极其丰富,堪称集医方之大成。在其妇科分册中,有关于双生子的记载,对我们研究双生子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双生子,即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为两个胎儿或两个卵子分别...
...记载食物疗法的《食疗本草》(唐.孟铣)、记载救荒植物的《救荒本草》(明·朱橚)、侧重药物鉴别的《本草衍义》(宋·寇宗黄)、侧重药物炮炙的《炮炙论》(南北朝刘宋·雷敩)以及便于学习诵读、翻检查阅或临症参考的中小型本草多种。清代道光年间,...
...一个新阵地。一、启蒙医书清代医家编著的启蒙医书和方书为数颇多,影响后世较广的有:程国彭的《医学心悟》,集程氏研究历代名家医著心得及其三十年来的临证经验。全书条理清晰,论述言同意,深入浅出,选方切于实用,在临床医学入门书中影响较大。陈修园,...
...中药的食物疗法记载食物疗法的《食疗本草》(唐.孟铣)、记载救荒植物的《救荒本草》(明·朱橚)、侧重药物鉴别的《本草衍义》(宋·寇宗黄)、侧重药物炮炙的《炮炙论》(南北朝刘宋·雷敩)以及便于学习诵读、翻检查阅或临症参考的中小型本草多种。清代...
...传染病的新方法。如书中认为传染病初起宜用达原饮,等到病深;些,即所谓"邪毒犯胃"时,即不厌"急证急攻"。这些方法都为后世传染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杨栗山、刘松峰、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或多或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