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外台》_《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之学,至唐而一变。仲景之治病,其脏腑经络,病情传变,悉本《内经》。而其所用之方,皆古圣相传之经方,并非私心自造,间有加减,必有所本。其两轻重,皆有法度。其药悉本于《神农本草》,无一味游移假借之处。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60/89.htm

骨坏死中药外治法原理---经络的调衡及脏腑的输布作用_骨科骨坏死_【中医宝典】

...骨坏死中药外治法原理---经络的调衡及脏腑的输布作用 经络的调衡及脏腑的输布作用。在体表给药,通过经络血脉或信息传递,通过不同的药物之性味作用,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藉以达到补虚泻实、协调阴阳等作用而达到脏腑调合全身性疾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9635.html

治病宜早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篇》),这一精神又称“治未病”。脏腑经络是相互联系的,疾病也是不断变化的,机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必然要向相邻的部位或有关脏器发生传变。这种传变一般是有规律的,如《素问·玉机真藏》指出:“五脏受气于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

http://qihuangzhishu.com/76/35.htm

经络是什么?_【中医宝典】

...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神经: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体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59.html

经络概念与经络系统_经络养生_【中医宝典】

...复杂的联络交会,组成了经络系统,把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及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 二、经络系统经络系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371.html

养生注重经络_经络养生_【中医宝典】

...想着它,就不必在病时抱佛脚了。 经络对人体的重要性 有人称之,经络在人体像个互联网。经脉深藏在人体内,把持着各个脏腑的家政大权;络脉是经脉上的细小分支,彼此通联直达体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俨然像个庞大的互联网。穴位是网上的一个个站点,气血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04.html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素问·调经》“经络肢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可谓是“五体针法”的理论基础。 讲究手法盛行于金元以来,臆度当与其时之金属针具有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19.html

“肝胆相照”事出有因——中医脏腑的关系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因何而 同是人体脏器,为什么分为脏腑呢? “脏”通“藏”,表示储藏、闭藏的意思,不直接对外,有点幕后工作者的意思,性质多为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属于阴。而“腑”通“府”,就是住宅,有门有窗,常与外界交流,是前台工作者,主管出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762.html

医林改错脏腑记叙_《医林改错》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无全人之由来也。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尝阅古人脏腑,及所绘之图,立言处处自相矛盾。如古人脾胃,脾属土,土主静而不宜动;脾动则不安。既云脾动不安,何得下文又言脾闻声则动,动则磨胃化食,脾不动则食不化?脾之动静。其错误如是,其肺,虚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63/7.htm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_《金匮要略心典》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内外皆有其理.细而不紊.故曰文理.仲景此.以风气中人为主.故以经络脏腑者.为深为内.自皮肤流血脉者.为浅为外.若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则非客气邪风中人之比.与经络脏腑.无相干涉者.为不内外因也.(节徐氏)按、陈无择三因方.以六淫邪气所触...

http://qihuangzhishu.com/724/5.htm

共找到204,1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