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斯特大学的Domagk等报告,对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内镜下胃折叠术和内镜下注射治疗均能有效缓解症状,而且疗效相近。[Am J Gastroenterol 2006, 101(3)∶ 422] 内镜下注射治疗是指将一种化学...
...血栓形成后,能够自溶的仅占30%,持续存在不再发展的约占50%。因而溶栓疗法在血栓栓塞性疾病中,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特别是与生命有关的重要器官如脑、心、肾脏功能的及早恢复,更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溶栓药物多为纤溶酶原激活剂,随着体内...
...生命,但是,它也是一个可以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诊断治疗是否及时。有数据显示,未经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为25%~30%,而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后,病死率可以降至2%~8%。 对此,王教授郑重提醒,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气促、咯血,或突发晕厥,...
...~2h,在体内4~6h完全被破坏,停止治疗后凝血机制很快恢复正常,另外还可用硫酸鱼精蛋白中和,所以安全性大,肝素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抑制活化的第X因子,灭活凝血酶和与血小板结合被抑制、阻止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促凝的物质。 肝素最近通过临床实践,剂量...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轻则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略有不适,重则出现急性右心衰或休克,甚至猝死。病情的轻重取决于栓子的大小,阻塞血流的范围、部位和发生的速度,以及患者原来的心肺功能状态。有学者将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归纳为4个类型: 1....
...是血小板计数的动态检测,或动态监测ATⅢ水平。 4.抗凝血酶Ⅲ(ATⅢ)治疗DIC患者由于ATⅢ消耗,处于低水平,单纯ATⅢ疗法1600~3000U/d,2天可以取代肝素的治疗。肝素与ATⅢ联合治疗有出血的不良反应。 5.活性蛋白-C复方...
...常见的有肺栓塞、脑栓塞、脾栓塞、肾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通常以溶栓疗法为主,抗凝疗法为辅。 (4)心脏病:如心肌梗死以往以肝素治疗为主,近来主张在梗死的早期,可用溶栓药物作冠状动脉灌注治疗,有更高的疗效。心脏瓣膜病变、体外循环、心脏...
...利尿剂。静脉血栓症的中医治疗有一定疗效。对静脉炎疗效尤为显著。中医认为该病属“温热阻滞经络,气血凝滞不通”,治疗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佐以益气温阳或养阴扶正。可用四妙勇安汤或辨证施治,浅静脉炎局部可外敷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外用...
...(一)治疗 1.西医治疗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抑制血栓形成,包括抗血小板、抗凝、促纤溶等。 (1)抗血栓形成治疗:急性期为阻断血栓形成,可用肝素治疗。对有动静脉血栓者,可口服抗凝剂。对已用足量华法林抗凝仍有反复血栓形成者可皮下注射足量肝素,2...
...3次;或氟桂利嗪(西比灵)10毫克,每晚1次;或桂利嗪(脑益嗪)25-50毫克,每日3次。 4、抗凝治疗。目前尚未证实抗凝治疗对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肯定有效,但在频繁发作的某些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静脉滴注能获得较好疗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