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自然——中医文化特点_【中医宝典】

...等人文观念具体体现。 2.防重于、未老养生未病思想。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未病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41.html

徐祯卿诗学思想

...心学之人。谈艺录与徐祯卿诗学理论。谈艺录是徐祯卿诗学理论专著,其诗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在“复古”观念观照之下,以“情”为核心带动“气”、“声”、“辞”、“韵”、“思”等诸理论要素诗论体系。其时社会政治、思想潮流以及吴中文人文化...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081.html

金匮要略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杂病和有关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aolvfanglun/index.html

“瘀血”在金匮要略中的诠释_【中医宝典】

...其中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第十六篇中比较具体论述了瘀血脉证治法,其余皆散落在各篇章中。现将瘀血名称、病因病机、证候及治疗等整理如下。 瘀血之名称 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第十六篇中明确指出“瘀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6.html

金匮要略风湿病辨特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戴天木 湖北中医药大学 ●风湿病形成虽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但正气不足起决定作用。 ●微汗祛邪是外湿之大法;利尿除湿是内湿大法;温经通阳法能温化寒湿,宣通阳气,既适合外湿,又适合内湿。 ●金匮要略治疗风湿病方剂具有散敛结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82.html

未病”太昊妙锋针有优势_【中医宝典】

...(亦称元气贞针),可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令脏腑和谐、精力旺盛、心身强健。 太昊妙锋针汲取古今针灸验精华,取人体强壮要穴,是集针刺埋线、点穴按摩、刺血排毒、松节病灶组织、温针灸于一体多功能古朴、实用新型专利针具。并根据易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50.html

不治已病未病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四气调神论 连前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未乱,此之谓也。(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于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见其安不忘危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渴而穿井,无及于...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1.htm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内涵。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中“夫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既病防变重要思想。张仲景将未病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相结合,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病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两种气功锻炼未病_【中医宝典】

...□ 黄新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 气功通过运动四肢、躯体可促使经络畅通,并运用呼吸、意念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减肥、美肤,进而预防多种疾病效果,因此,气功在中医“未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在此介绍瑞康医院推广应用两种气功锻炼功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397.html

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思想_【中医宝典】

...、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系统论述,并详细论述了心理致病特点和传变规律,以及开导、暗示和以情胜情治疗法则,奠定了古代医学心理学思想基础。 中医学同全科医学一样,贯彻预防为主思想,提出“不治已病未病主张,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33.html

共找到1,088,8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