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气上冲之病甚多,而医者识其病者甚少。即或能识此病,亦多不能洞悉其病因,而施以相当之治法。 冲者,奇经八脉之一,其脉在胞室之两旁,与任脉相连,为肾脏之辅弼,气化相通。是以肾虚之人,冲气多不能收敛,而有上冲之弊。况冲脉之上系原隶阳明胃府,因...
...吐不吐,欲泻不泻,心腹大痛,为绞肠痧也。痧之为病,不尽六气所触,或因饥饱劳役,或因秽浊所犯,皆可成痧,总宜芳香化浊法治之。法内有半夏、藿香,慎勿信俗医为痧病中之禁药也。风痧加荆芥、防风,暑痧加滑石、木瓜,阴痧加豆蔻、砂仁,阳痧加连翘、栀子,...
...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门、中脘、三里)。因足太阴虚者,于募穴中导引之于血中。有一说,腑输、去腑病也,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胃之募穴中引导之。如气逆上而霍乱者,取三里,气下乃止,不下复始。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
...《伤寒杂病论》贤气丸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牡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一枚(炮)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温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不知渐增,至二十五丸。妇人阴寒,蛇床子散主之。 目录 《伤寒杂病论》贤气丸...
...之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其余各气,以例推之。【问曰】其为病也何如?【师曰】亦有主客之分也;假如厥阴司天,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逆。少阴司天,主胜,则心热,烦躁,胁痛支满;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
...的学人多只注重前六个病机条文,而对后六个时相条文往往不予重视,这便白费了仲景的一番苦心。《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言及病机这一概念时,曾再次强调:“谨候气宜,勿失病机。”“审察病机,勿失气宜。”这就告诉我们,讨论病机要抓住气宜,而讨论气宜亦要...
...温病发斑治法(小儿证附) 卷第五 天行温病论 辟温疫论 青筋牵证 赤脉KT证 黄肉随证 白气证 黑骨温证 温病哕方论 黄病证 伤寒感异气成温病坏候并疟证 败坏别行方 小儿伤寒证 卷第六 伤寒杂方 妊娠杂方 伤寒暑病通用刺法 伤寒死生候 热...
...(论二首 方三首)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奔豚汤方甘草 芎穷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
...治时令之病,宜乎先究运气。经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可以为工也。”戴人云∶“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由是观之,治时病者,可不知运气乎!近世之医,皆谓五运六气,与岁多有不应,置之弗习,是未达夫天地之常变也。常者如君相司令则当热...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固当病气聚于腹也。此段旧误在腹中论。心腹痞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