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为75%,第三次发作后复发的概率将近100%,所以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持续治疗是必需的。维持治疗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其时间的长短亦有不同。一般认为,第一次发作且药物治疗临场缓解的患者,药物的维持时间为6月~1年;若为第二次发作,主张维持...
...抑郁症一般被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所谓外源性,通常是指由外部环境事件所引起的抑郁症,是对挫折、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工作和学习的压力等精神刺激事件反应的结果。如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而内源性则是由躯体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郁症,带有...
...本报讯 用来治疗老年痴呆症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类药物,可能会对某些老年糖尿病患者造成危险。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开始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之后,因为高血糖(血糖浓度升高)而住院的风险会增加。 研究人员说,抗精神病药物越来越常用来...
...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以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为原则,单纯靠药物或靠心理咨询都是不正确的。当药物治疗缓解改善了病情后,再配合心理治疗,会使患者认识...
...舒必利等。 3.疗程和剂量: 治疗的成功除正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外,疗程和剂量至关紧要。常见的错误在于对抑郁症的复发和自杀危险性认识不够,因此常常剂量低、疗程短。 抑郁症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三期治疗): (1)以控制症状为目标的急性治疗期:用...
...结论并发布警告反倒引起人们的不安。 他说,2002年,美国有1100万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并服用了抗抑郁药物。而在这些抑郁症患者中,出现自杀倾向的人非常少。在100个服用抗抑郁药的孩子中,只有2到3个出现自杀的想法。坦普尔还说,...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几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存在共同不足,如在治疗心律失常时,往往又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10%以上,同时还诱发传导阻滞和药源性心衰,且对某些顽固性心律失常无效。 建国以来,我国曾大量筛选抗心律失常中药,先后发现数百种中药单体和...
...的一般症状:伤心、焦虑、易怒、对事物兴趣索然、社会活动减少、注意力无法集中。其特有的一些症状包括:嗜睡、糖类需求量增加、食欲旺盛、体重增加。 冬季抑郁症主要症状有: 1.疲劳 2.嗜睡 3.精力不足 4.食欲旺盛 5.注意力无法集中 6....
...病情反反复复或使病情逐渐加重,增加日后治疗难度。随意停药还可能引起停药综合征的发生,增加患者痛苦,对健康更为不利。有关专家指出,轻型抑郁症的治疗亦应当坚持在一年以上。 所以,患者要保持平稳心态,既不要过于悲观失望又不要盲目乐观,正确看待治疗...
...临床医生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患者处于抑郁状态,也可以推荐药物治疗。对多数患者而言,抗抑郁药是改善抑郁心境的首选治疗(表5)。 SSRIs类抗抑郁药应用于临床,开创了安全治疗抑郁症的新时代,与三环类(TCA)相比不良反应少,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