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衍义》棕榈木今人旋为器。皮烧为黑灰,治妇人血露及吐血,仍佐之他药。每岁剐取棕皮。不尔,束死。花如鱼子,渫熟,淹为果。 目录 《本草衍义》棕榈木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本草衍义》棕榈木 今人旋为器。皮烧为黑灰,治妇人血露及吐血,...
...(《宋嘉》) 【释名】榈。 时珍曰︰皮中毛缕如马之鬃KT,故名。KT,俗作棕。KT,音闾,鬣也。,音并。 【集解】颂曰︰棕榈出岭南、西川,今江南亦有之。木高一、二丈,无枝条。叶大而圆,有如车轮,萃于树杪。其下有皮重叠裹之,每皮一匝,为一节...
...。成品收得率为70%,棕榈炭存性程度适中,饮片质量均匀,有效成分含量高,止血效果好。 3.炮制化学研究 丁安传等报道,经对煅陈棕炭成分测试,结果表明鞣质、酚类等成分呈明显阳性反应,薄层层析结果提示陈棕煅炭后,其内含成分发生了质的变化。王琦等...
...甚气味,嚼之略有油样感。 【化学成份】种子含油30.2%,种仁含油45~49%。种子油中含亚油酸73.6~78.0%、油酸12.0~15.2%,及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去油的种仁含蛋白质61.5~63.4%。 【功能主治】活血...
...末,治血崩。和蜜、茶,治肠血。(合栝蒌炭亦可。)合侧柏、卷柏炭,饭丸,止远年下血不止。笋、花、子皆可用,均宜烧炭调服,不入汤煎汁。痢初起者禁用。《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棕榈棕榈子,平,无毒。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及养血。皮∶平,无毒...
...棕榈 【释名】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 【气味】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主治】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鼻血不止:用棕榈烧灰,吹入...
...释名 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 气味 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主治 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 鼻血不止。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
...释名 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 气味 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主治 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 鼻血不止。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
...禀微阳之气以生,故味苦、涩,气平,无毒。凡血得热则行,遇涩则止,且苦能泻热,涩可去脱,故主吐衄崩带。棕榈子,九月采子,阴干入剂,血症宜求,涩肠禁泻痢,肠风养血,治崩中带下。其皮入药,宜陈年者烧灰汤调,止鼻洪吐衄殊功。塞肠风崩带立效,赤白痢...
...症,常与侧柏叶、血余炭、仙鹤草等同用。【处方用名】棕榈炭、陈棕炭(断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或入丸、散剂吞服,每次用量为三分至五分。【方剂举例】黑散子(《直指方》)棕榈炭、血余炭、来年莲蓬。治鼻衄。 目录 《中药学》棕榈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