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博济》桂枝丸 《博济方》桂枝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博济》:桂枝丸【处方】槟榔3个(大者),牵牛3两(一半麸炒,一半生用),官桂3两(去皮),青皮2两(去白),陈皮2两(去白),干姜2两(炮)。【制法】上为细末,煮醋面糊为...
...桂枝人参汤加味:桂枝10g 白芍10g 葛根30g 党参15g 白术15g 干姜6g 甘草6g 茯苓10g 陈皮15g 半夏15g 三剂五诊:大便已成形,冲逆亦止。嘱守方续服三剂,并注意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以防再发。按:喻昌曰:“外感三气之热...
...太阴之证,不必皆由少阳传来也,又间有自太阳传来者。然自少阳传来,为传经次第之正传,自太阳传来则为误治之坏证矣。《伤寒论》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太阳病误下之后,外感...
...悟》桂枝甘草汤(即桂枝汤倍甘草,见太阳经证)代抵当丸 (见淋症) 目录 《删补名医方论》桂枝甘草汤 《伤寒括要》桂枝甘草汤 《伤寒论》桂枝甘草汤 《伤寒寻源》桂枝甘草汤 《伤寒杂病论》桂枝甘草汤 《医宗金鉴》桂枝甘草汤 《医宗金鉴》桂枝甘草...
...土瓜根散。四物皆止三分,杵为散而酒服,取其清疏通降,能行瘀而泽枯。其中又有分有合,桂与酒横行脉络, 与芍下入少腹,土瓜根则合上下以联贯之,所以为治经水似通非通之良剂也。桂枝与他药各等分之方,曰桂枝茯苓丸。桂枝无下症之能,下症而用桂枝,似非多...
...诸家不为阳用茯汤。之证则为使非《医方考》茯苓甘草汤茯苓(去皮) 桂枝(炒,各一两) 生姜(三两) 甘草(一两)伤寒水气乘心,心动悸者,此方主之。水气乘心而悸者,以水者心火之所畏也,故乘之则为动悸,此饮水过多之所致也。淡可以渗水,故用茯苓;辛...
... 炙草6g 党参10g 生姜6片红枣5枚三剂二诊:大便一日一次,纳仍差,舌淡红润,脉沉弦细,原方加白术15g ,茯苓10g ,五剂,以巩固疗效。按:桂枝新加汤证,系发汗后表未解而正已虚。表未解者应予解表,然正气虚则不宜单纯解表,故用新加汤以...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茯苓丸 《普济本事方》茯苓丸 《妇人大全良方》茯苓丸 《杂病源流犀烛》茯苓丸 《杨氏家藏方》茯苓丸 《本事》茯苓丸 《鸡峰》茯苓丸 《鸡峰》茯苓丸 《幼幼新书》茯苓丸 《全生指迷方》茯苓丸 《幼幼新书》茯苓丸 《千金...
...以茯苓与桂附消其阴,则由壅得通;小便反多者,肾中阳气之弱也,以茯苓与桂附扶其阳,则转弱为强。且用以祛表湿,如防己茯苓汤;用以解咽窒,如半夏浓朴汤;用以开胸痹,如茯苓杏仁甘草汤;用以下症痼,如桂枝茯苓丸;用于补剂,如薯蓣丸;用于风剂,如侯氏黑...
... 炙草6g 党参10g 生姜6片红枣5枚三剂二诊:大便一日一次,纳仍差,舌淡红润,脉沉弦细,原方加白术15g ,茯苓10g ,五剂,以巩固疗效。按:桂枝新加汤证,系发汗后表未解而正已虚。表未解者应予解表,然正气虚则不宜单纯解表,故用新加汤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