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治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汤原方芍药、生姜各增一两,加人参三两。桂枝新加人参汤,(曰“新加”者,申明表邪未解,无补中法,今因脉沉迟而始加,故曰“新加”。更妙在姜、芍各加一两,不使人参有实邪...
...。切其脉,疾速不宁。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虚则易受惊恐,惊恐则心悸不宁。治当补心阳,养心阴。设阴平阳秘,神安其舍,则悸从何来?拟桂枝加龙牡汤治之:桂枝10g 白芍10g 炙草6g 龙牡各30g 生姜6片红枣6枚二剂二诊:惊悸颤抖均止,胃...
...目录 《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金匮》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医宗金鉴》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要略》卷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处方】桂枝 芍药 生姜各9克 甘草6克 大枣12枚 龙骨 牡蛎各9克【功能主治】...
...金匮要略》治失精梦交之桂枝加龙牡汤,具有调和阴阳,潜阳固涩之功,今阴虚症状已轻,相火亢盛亦减,阴未全内守,阳未皆固秘,投用桂枝加龙牡汤,已至其时。拟桂枝加龙牡汤加味:桂枝9g 白芍9g 甘草6g 龙牡各30g 乌梅15g 知母9g 黄柏9g 生姜...
...《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伤寒杂病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其一王(右六月二十二日) 寒热往来,一日两度发,仲景所谓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之证也。前医用小柴胡,原自不谬,但差一间耳!川桂技(五钱) 白芍(四钱) 生草(三钱) 生麻黄(二钱) 光杏仁(五钱) 生姜(三片) 红枣(五枚)【按...
...其舌,红润少苔。诊其脉,细缓无力。触其腹,当脐悸痛,少腹挛急拒压。脉症分析:发热,汗出,恶寒,脉象细缓,为营卫不和,气阴两虚。营卫不和者,当用桂枝汤和之,兼气阴不足者,则宜桂枝新加汤和之益之也。桂枝10g 白芍15g 党参15g 甘草6g ...
...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注】此承上条,互详其证,以明其治也。腹满小便不利而赤,是热在里,其人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也,宜大黄硝石汤下之。 目录 《医宗金鉴》桂枝加黄耆汤 《医宗金鉴》桂枝加黄耆汤 《金匮要略》桂枝加黄耆汤 ...
...目录 《伤寒论》桂枝加桂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加桂汤 《伤寒括要》桂枝加桂汤 《伤寒论》桂枝加桂汤 《伤寒寻源》桂枝加桂汤 《伤寒杂病论》桂枝加桂汤 《医宗金鉴》桂枝加桂汤 《医宗金鉴》桂枝加桂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桂枝加桂汤 《圆...
...【163】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太阳病,外证不解,而数下之,外热不退,而内寒亦增,遂协合外热,而为下利。利而不止,清阳既陷,则浊阴上逆,填于胃口,而心下痞硬。缘中气虚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