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其下气”,则气得以上行;如要使气向下,可紧压穴位上方“闭其上气”,则气得以下行。运气后再将针直插按纳,使气不回流,称为“纳气法”。《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说明针刺时出现“气到病所”现象,可以加强...
...按摩用穴。一扇门与二扇门两穴的合称。《针灸大成》卷十:“掐两扇门,发脏腑之汗,两手掐揉,手中指为界,壮热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惊,口眼歪斜,左向右重,右向左重。”在手背部中指两旁指缝端上约0.5寸处。参见一扇门和二扇门条。...
...针灸歌赋名。全名《针经标幽赋》。金元间窦汉卿撰。出《针经指南》。指用浅近易诵的语句表述《针经》中较为深奥的内容。包括经络、气血、刺法、配穴等。这是一篇影响较大的针灸歌赋,为《针灸大成》等书所收载,并有多种注释。...
...针灸歌赋名。全名《针经标幽赋》。金元间窦汉卿撰。出《针经指南》。指用浅近易诵的语句表述《针经》中较为深奥的内容。包括经络、气血、刺法、配穴等。这是一篇影响较大的针灸歌赋,为《针灸大成》等书所收载,并有多种注释。...
...针刺手法名。与凤凰展翅对称。指转针时以大指向前为主,缓缓捻转,如饿马无力,故名。《针灸大成》:“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则长,后退则短。”大指向前使针向左转,故属补法。...
...。考正带脉穴道带脉之穴,李时珍谓起于季胁之章门,循带脉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左右凡八穴。张介宾《类经》谓脉气所发,在季胁下一寸八分,穴名带脉。又与足少阳会于维道,凡四穴。《金鉴》与《针灸大成》均言带脉五枢、维道凡六穴。考之《图经》带脉、...
...①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大补大泻相对,指手法较轻,刺激量较小的补泻法。《针灸大成》卷四:“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意指以中等强度的捻转、提插达到气调即可。②指进针得气后不分补泻的针刺手法...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作元见。《循经考穴编》作元沉。即膻中。见该条。...
...针灸术语。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合提用法提,合截用法截。”有几种解释:①担,指取两穴;载,指独取一穴。《针灸问对》:“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两穴,或手与足二穴,或两手两足各一穴也。”②担,指提法、泻法;截,指按法、补法。《...
...“子午流注”一词,是中医学的一个名词术语。子是地支的第一位,午是地支的第七位。十二地支是古代纪时、日、月、年的代名词,它们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作代表。《针灸大成·论子午流注》说:“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