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养生思想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农家,合称“九流”。 十家:后世小说家合入“九流”,共称为十家。 先秦这些学术流派或多或少都影响到医学和养生学。 1.儒家:孔孟之书论述养生重在崇尚心性修养。 2.道家:老庄学说重在养生,“性命双修”。 3.法家:韩、商理论涉,重在说理图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91.html

自记_《友渔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窍喜悦。至于家人辈,遇有不适,为之处方,亦多霍然,遐迩延就,岁无虚日。积今垂四十载,虽系偏知,而自问不致误人,乃着六种。凡人以摄生为第一,故首辑一览延龄一卷。集平生见闻,有俾于学人,作橘旁杂论二卷。《灵》、《素》、《难经》,为医者根柢,...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uzhaiyihua/715-5-0.html

养生的四项基本原则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妙法或灵丹妙药。所谓养生,不过是通过调养自身的生生之气,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然而,一旦生病的,就应当及时去找医生诊治,并听从医生的劝告和安排,信任放手,积极配合,切莫讳疾忌医,将小病养成大病。人命关天,健康无价。人们对时下的“养生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47.html

黄跋_《先哲》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先哲》上下二卷,日本信浓人浅田宗伯撰。考文渊阁着录之书,凡医家类九十七部,一千五百三十九卷。列于存目者,又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一卷。证之内外药之气性,方之佐使,无不备也,然未有辑医论以成话者。之有,实自宗伯始。夫医者意也,病有万变...

http://qihuangzhishu.com/945/20.htm

祈长寿倡导“养生”,汉、魏起代有贤人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其于养生,主张效仿竹子,顺其自然之性,而坚韧不拔,能迎随事物之变化。 王文禄,字世廉,号沂阳生,明代嘉靖间,海盐人。文皆精,尤其对养生之学有研究,他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撷取《内经》、《褚氏遗书》等有关“颐生”之章节,参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31.html

“药食同源”养生_【中医宝典】

...□ 李朝栋 四川省三台县中医院 中医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健康长寿为人人所向往。善待生命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养生保健就是保养生命。下面仅就四个方面对“药食同源”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的独特优势加以阐述。 “药食同源”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强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428.html

注重养生生活规律顺四季而变_【中医宝典】

...一提到“养生”二字,李雁教授似乎有不少要说。生活中,接触到的注重养生的人很多,但其中的误区也实在不少。且听李教授一一道来。 李雁,男,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肿瘤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418.html

中医赞四首_【中医宝典】

...古稀不觉老,偷间学电脑。 饱尝内经香,伤寒论精妙。 养生理念深,未病思路高。 保佑民康泰,绿色药品好。 甘做铁杆纯中医 杏林耕耘五十年,精研经典学家传。 甘做铁杆纯中医,陋室亦能解疑难。 杏林有望树参天 中医大树五千年,佑我中华民康健。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707.html

说古论今养生④_【中医宝典】

...□ 张国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现在专家对健康的定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身体的健康了,精神的健康同样重要,而且精神健康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083.html

弁言_《冷庐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心得实录,精凿可珍,爰为别类摘辑,间加附注发明,名曰《冷庐医补编》,附刊其后,俾益臻美备。近辑《中国医学大成》,将正补全书,列入丛刊,以广其传,而于吾道尤不无小补焉。丙子三月炳章志。...

http://qihuangzhishu.com/701/78.htm

共找到112,8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