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苦、辛,阴中之阳。辛、苦,阴也。《珍》云∶破血润燥。《本草》云∶郁李根主齿龈肿,龋齿;坚齿,去毒虫。《药性论》云∶根,治齿痛,宣结气,破积聚。《日华子》云∶根,凉,无毒,治小儿发热,作汤浴。风 牙,浓煎含之。...
...,补其遗佚。文之重复者削之,事之不伦者缉之,编次类聚, 月功至。纲领虽有所立,文义犹或疑阻。是用端本以正末,如∶《素问》、《九墟》、《灵枢》、《甲乙》、《太素》、《巢源》、诸家《本草》、前古脉书、《金匮玉函》、《肘后备急》、谢士秦《删繁方》...
...气平,味甘、辛。无毒。《本草》云∶主安五脏,除风湿痹,益气血。能长生,令人润泽,美颜色,耳目聪明。用之则润,肾之药也。《药性论》云∶柏子仁,君。恶菊花,畏羊蹄草。能治腰肾中冷,膀胱冷脓宿水;兴阳道,益寿;去头风,治百邪鬼魅,主小儿惊痫。...
...仲景之学,至唐而一变。仲景之治病,其论脏腑经络,病情传变,悉本《内经》。而其所用之方,皆古圣相传之经方,并非私心自造,间有加减,必有所本。其分两轻重,皆有法度。其药悉本于《神农本草》,无一味游移假借之处。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
...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郡县名。出诸药物。由后人所羼。非本文也。(家训。)苏敬曰。汉书艺文志有黄帝内外经。班固论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原疾病之深浅。乃班固论经方之语。而无本草之名。惟梁七录有神农本草三卷。陶据此以别录加之为七卷。韩保升曰。...
...繁本草食性本草 唐本草余 南海药谱 药性论本草性事类 日华子本草 雷公炮炙论 药总诀陈藏器本草拾遗 药对 张仲景方 圣惠方千金方 千金翼 千金髓 外台秘要灵苑方 肘后方 经效方 集验方斗门方 十全方 广利方 梅师方范汪方 产宝方 胜金方 ...
...《本草》云∶一名胡粉,一名定粉,一名瓦粉。仲景猪肤汤用白粉,非此白粉,即白米粉也。黄延非治胸中寒,是治胸中塞,误写作寒字。《药性论》云∶胡粉,使。又名定粉,味甘、辛。无毒。能治积聚不消,焦炒,止小儿疳痢。陈藏器云∶主久痢成疳,粉和水及鸡子...
...〔神农本草〕隋志八卷 佚〔神农本草〕七录五卷 佚〔神农本草属物〕七录二卷 佚〔神农采药经〕七录二卷 佚〔雷公药对〕卷四(旧唐志作二卷)佚陶弘景曰。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本草经序例)又曰。雷公桐君更增演本草。二家药对。广其主治。繁其类族...
...凡乡礼纲领。在士大夫,表率宗族乡人,申明四礼而力行之,以赞成有司教化。其本原有三:一曰立教,二曰明伦,三曰敬身。 乡士大夫会同志者,择月吉斋戒,具衣冠,相率以正本三事相砥励,申明四礼条件,誓于神明,在城誓于城隍,在乡则里社可也。 立教以家...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