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太阳经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风寒外邪侵犯太阳经所致。 【临床表现】恶寒,头项强痛,脉浮。 上述表现太阳病的主症主脉,无论病程长短,但见此症此脉,即可辨为太阳病。 太阳经,由于病人感受邪气之不同、体质的差异,又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证之分: 太阳中风症 【概念】太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30.html

不可忽视“饮药”之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也在于其能效仲景之饮药法。如今一些青年中医初入临床,也经方,但多疗效难显,于是叹曰:以两千年之方,疗今日之疾,何能取效?余曰:非也,如辨证准确而效不佳者,多“饮药”不得法也。 因此,医者在时,一定要重视“饮药”之法,给病人交待清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59.html

什么心阳暴脱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心阳暴脱指心阳衰极,阳气暴脱所表现的危重候。本证以心阳虚和亡阳的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常是心阳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亦因寒邪暴伤心阳或痰瘀阻塞心窍所致者。 【概念】心阳暴脱指心阳衰极,阳气暴脱所表现的危重候。本证以心阳虚和亡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51.html

周仲瑛_知常达变 掌握的五性--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技巧(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的五性即特异性、可变性、交叉性、夹杂性、非典型性,掌握的五性对于提高认证的精确度、加强辨证的预见性大有裨益。特异性互相区别的,每一个的概念都其特殊内涵,即特异性。但从组成的各个症状和体征看,其中不少既可出现在本证,也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5.html

近代中医医学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928年)等。祝味菊(1884~1951),温热重剂,擅用附予,人称“祝附子”。他对于伤寒的学术思想与世医颇不相同。著作《伤寒新义》、《伤寒方解》、《伤寒质难》等。对伤寒发病病理,祝氏重视机体的抗病能力,主以“五种阶段”代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4.html

论黄胆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并详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散湿气之郁结,而不致助脾湿也。 《金匮》治内伤黄胆,虽各主方,而愚经验以来,知治女劳疸之硝石矾石散不但治女劳疸甚效,即以治各种内伤黄胆,亦皆可随手奏效。惟其方时,宜随证制宜而善为变通耳。 [按]︰硝石矾石散原方,硝石、矾石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41.html

大肠咳案 《素问》“六腑咳”心悟(3)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实践证明其效专而力宏。因患者小腹不温,故加乌药温散肝经寒邪。方中防风、五味子、乌梅、炙甘草四味实际上当代名医祝谌予的“过敏煎”,笔者对过敏性肠炎、过敏性咳嗽过敏煎加减多效。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066.html

什么肝火炽盛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实火炽盛症状为审证要点。 【概念】肝火炽盛指由于肝经火盛,气火上逆,而表现以火热炽盛于上为特征的证候。又称肝火上炎,简称肝火,亦称肝胆火盛、肝经实火证者。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因火热之邪内侵,或他脏火热累及于肝以致肝胆气火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85.html

什么血瘀胃脘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血瘀胃脘指血液瘀积胃脘所表现的证候。凡脾胃之病,或寒凝、气滞等使血瘀于胃脘,皆可引起此。以胃脘刺痛、舌紫、脉涩为辨证要点。 【概念】血瘀胃脘指血液瘀积胃脘所表现的证候。凡脾胃之病,或寒凝、气滞等使血瘀于胃脘,皆可引起此。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56.html

论喉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红肿异常。言此系烂喉痧者,又或言系截喉痈者,大抵系一时之疠气流行而互相传染也。其病初得脉多浮而微数,或浮而有力,久则兼有洪象,此喉兼瘟病也。 此时愚年近三旬,恒自有见解,遇脉之初得浮数有力者,重用玄参、花粉以清其热,牛蒡、连翘以利其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53.html

共找到851,7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