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巨大的肝细粒棘球蚴病应采取手术摘除。手术前后应服用阿苯达唑治疗,以杀死原头蚴,可防止播散与复发。手术时先抽尽囊液,切开囊腔取尽子囊,并将内囊摘除。手术时不宜注射甲醛溶液,因为有并发硬化性胆管炎的可能。肺包虫囊亦采用内囊摘除术,...
...潜伏期很长,从感染至发病一般在20年或以上。多房棘球蚴病病程长,具隐袭进行性特点。早期无临床症状,仅在肝脏B型超声波普查时发现。 1.肝多房棘球蚴病 患者就诊时主要症状为上腹隐痛或(与)肿块。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1)单纯肝肿大型:临床...
...流行区,受感染的鼠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泡球蚴囊腔中原头节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二)发病机制 本病原发病位于肝脏,可通过血运等途径播散至肺、脑等器官产生继发性或转移性病变。肝脏的病理变化可分为巨块型、结节型与混合型,以前者为主。巨块型病变呈...
...脑包虫病 人体感染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引起的一种慢性脑、肝、肺、心肾等部位的寄生虫病,脑包虫占棘球蚴病病人的1%左右。本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分布广泛,遍及全世界,主要流行于畜牧区。...
...(一)治疗 多房棘球蚴病过去一直采取手术切除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医时,往往是晚期,不能手术切除,即使进行肝部分或半叶切除,术后复发率也很高。 本世纪70年代末期,甲苯达唑(mebendazole)首先用于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
...IFN-γ,Th2细胞释放的IL-4、IL-5和IL-10,巨噬细胞释放的TNF-2和IL-1以及其他细胞因子。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在某些方面与曼氏血吸虫相似,但有许多独特之处:日本血吸虫虫卵量为曼氏血吸虫的10倍,虫卵多成簇地聚集在宿主组织内...
...生活周期与细粒棘球蚴相似。 (二)发病机制 棘头体被人吞食后在肠内伸出以角质倒钩挂于小肠壁黏膜上,或吻突侵入肠壁,形成一圆柱形小窦道,浅者到黏膜下;深者穿破肠壁,引起黏膜损害,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穿孔。虫体发育过程中常更换附着部位,使损伤...
...包虫病,棘球虫幼病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包虫病,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包虫囊)所致的疾病。本病流行于世界上许多畜牧区。在高发区,患病率可达5%,细粒棘球坳的终末宿主是狗、狼、狐等,羊、鼠、马等为...
...肺包虫病,肺包虫囊肿,肺包虫囊肿病,肺棘球蚴囊肿 包虫囊肿病是全身性寄生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犬绦虫)幼虫(棘球蚴)在肺内寄生所致的囊肿性疾病,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肺棘球蚴病占人体棘球蚴病的12%~16%,男女发病约为2∶1,儿童占25%~30%,40岁以下的占大多数,年龄最小1~2岁,最大60~70岁。 肺包虫囊肿由于生长缓慢,如无并发症,可多年无症状。由感染至出现症状一般间隔3~4年,甚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