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脂肪肝占0.94%。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过食肥甘厚味,酗酒或缺乏运动所致,致使肝失疏泄,湿热蕴结,瘀血不化,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肝胃不和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或有...
...1.一级预防 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根本。在现实生活中,要完全做到这点是不可能的。因此,退而求次之,只能要求做到尽量少饮含精的饮料。在饮酒后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服用解酒药物如葛根。 2.二级预防 对有大量饮酒及(...
...临床型)酒精性肝病 有长期饮酒史,但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肝组织学表现为非特异性变化或基本正常,缺乏乙醇透明小体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2.酒精性脂肪肝 病变主要在肝小叶,低倍镜下肝小叶中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无其他明显组织学改变,未作肝活检...
...患者都有这样的疑虑:脂肪肝会不会发展成肝硬化?会不会发展成肝癌? 据国外资料显示,30%的酒精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纤维化,10%~40%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 在长期嗜酒者中,有近60%的人发生脂肪肝,20%~30%的人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非...
...的同时,某些相关疾病如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改善。这种全身性的改善和治疗作用,比起单纯的保肝降酶或降脂,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个体化:脂肪肝的病因有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区别,其中非酒精性者又有营养因素、遗传易感...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1.游离脂酸进入血中过多。 2.肝内脂肪酸的新合成增加。 3.肝内脂肪酸的氧化减少。 4.三酰甘油合成过多。 5.肝细胞内脂蛋白释出障碍。 目前认为酒精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是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酒精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近年...
...: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后者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包括肥胖、高血脂症、不良饮食习惯、肝炎、糖尿病、药物中毒及遗传因素等。 临床上,轻度脂肪肝没有明显不适,中度脂肪肝可有食欲不佳、恶心、腹胀、肝区隐痛、易疲劳等。体检时可见肝脾肿大,肝功...
...原因,这与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关,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外表虽很肥胖,但其贫血、舌炎、外周神经炎、神经系统症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类患者可因一次过量酗酒而诱发肝昏迷,该院于中麟教授收治的戒酒患者中就有数例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的患者。 ...
...(NADH),因而NADH/NAD值增高。①NADH增多有抑制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的作用,从而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氧化能力降低,可引起脂肪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②NADH增多可使细胞代谢中的乳酸增多,后者对肝内脂肪变及胶原形成等有促进作用。③...
...理论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如吡格列酮对于血管内膜功能和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都是有益的,因而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这类药物可有助于降低大血管事件危险。为评估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德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