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温病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新感温病指四时中感受外邪,随感随发的温病。 【新感温病】 指四时中感受外邪,随感随发的温病。初起为表寒症的,发热较轻、恶寒、头痛、体痛较重,舌质淡、舌苔薄白,口中和,不渴,脉浮紧或浮缓,以后就化热入里。初起为表热症的,发热较重,恶寒、头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99.html

温病结胸_【中医宝典】

...温病结胸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赵××,年四十二岁,得温病结胸证。 【病因】 季春下旬,因饭后有汗出受风,翌日头疼,身热无汗,心中发闷,医者外散其表热,内攻其发闷,服药后表未汗解而热与发闷转加剧。医者见服药无效,再疏方时益将攻破之药加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89.html

温病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巢氏病源》∶小儿温病者,是冬时严寒,人有触冒之。寒气入肌肉,当时不即发,至春得暖气而发,则头痛壮热,谓之温病。又冬时应寒而反暖,其气伤人即发,亦使人头痛壮热,谓之冬温病。凡邪之伤人,皆由触冒,所以感之。小儿虽不能触冒,其乳母抱持解脱,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15-4.html

温病_《推拿抉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周梦觉曰∶冬月伤于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而伏伤于中,至春随阳气发见者,为温病。其症头痛项强,与伤寒无异。唯初起不恶寒,便发热,脉数为异耳。伤寒由表入里,不得不先发其表。温病由里达表,不得不先清其里。所以温病有误汗无误下之语。仲景着伤寒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juewei/684-10-12.html

温病续法_《医学纲目》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活》〕夏至前发热恶寒,头疼身体痛,其脉浮紧者,温病也。春月伤寒,谓之温病。冬伤于寒,轻者夏至以前发为温病,盖因春温暖之气而发也。治温病与冬月伤寒、夏月热病不同,盖热轻故也,升麻解肌汤最良。热多者,小柴胡汤主之。不渴,外有微热者,...

http://qihuangzhishu.com/335/591.htm

叶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心包”及“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乃温病学派中重要原则,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辨证体系的依据,叶氏是明清以来温病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于杂病则注重脾胃,强调要辨证论治,不可偏执于一己之见,一家之言。其著作主要皆由其弟子整理而成,其中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11.htm

温病指南》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高秉钧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凡例 卷上 温病总论 伤寒温病辨(四则) 风温上焦篇 风温中焦篇 风温下焦篇 卷下 湿温上焦篇 湿温中焦篇 湿温下焦篇 附温病治法要略 附方 ...

http://qihuangzhishu.com/271/index.htm

温病一_《伤寒寻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病之于风寒.在太阳病初起时.已自不同.仲景于伤寒中风而外.明揭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中风.啬啬恶寒.翕翕发热.太阳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太阳温病.但发热.不恶寒.而其辨证最要之诀.又全在渴之一字.盖风寒之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nyuan/725-6-21.html

唐宋明清詩(明清)五_《诗 (历代诸家)》

...吴伟业诗选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人。明清间著名诗人。尤长于七言歌行。记事之作,学长庆 体而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有《梅村家藏稿》。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515.html

吴鞠通,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_【中医宝典】

...吴塘(1758-1836),字鞠通,又字配珩,江苏淮阴人,清代著名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吴鞠通从小苦读诗书,想走科举之路,得个功名,但十九岁时,他父亲生病,终于死去,吴鞠通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他认为父亲病了自己却不懂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4.html

共找到7,5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