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两个近交品系动物之间进行有计划交配所获得的第一代动物,称之为杂交群动物(Hybrid strain)或杂交一代动物,简称F1动物。如C57BL/6J和DBA/2小鼠交配后培育的第一代动物即为BDF1或B6D2F1;C57L/J和...
...裸鼠身上接种麻风杆菌,并且生长良好,这样就给研究麻风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无特定病原体环境条件下,裸鼠能存活22个月,在这期间制作模型足以为实验室提供研究活动。有人证实大约在100到280天麻风杆菌就可播散至肝和脾,到565天,除脑之外...
...时间可能较长,实验耗费较大。某个近交品系动物在一定年龄内,可以发生一定比率的某种自发性肿瘤。目前已培育了许多种小鼠自发肿瘤,从肿瘤发生学上看,这些自发瘤与人体肿瘤相似,进行肿瘤发病学和药物筛选等实验应属理想。但由于不易同时获得大批病程相似的...
...保种进行生产的实验动物。2.来源于非近交系,不是以培育近交系为目的而生产的实验动物群。如系来源于近交系的封闭群,虽然对繁殖群的的大小不作特殊规定,但应采取在群体内不产生隔离状态的方法繁殖。如系来源于非近交系的封闭群,应经常保持“群体的有效...
...动物为代表,在繁殖中根据目的不同分别采用近交、杂交、或连续回交、或回交互交等特殊的方式培育而成。不同基因型或杂合型的动物主要来源于远交杂种或近交纯种的动物,一般称为远交系动物或封闭群动物。种子来源于近交系或有近交历史的动物。其基因纯度与近交系...
...也一致,因此它基本上具有近交系动物的特点。3.对各种实验结果重复性好。4.具有亲代双亲的特点。5.国际上分布广,已广泛用于各类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便于在国际间进行重复和交流。上述F1动物的特点,说明为什么有了近交系动物,还要培育F1动物。一些...
...。由于此种动物和无菌动物一样是放在无菌隔离器内饲养的,因此选用此种动物作实验准确性是很高的,可排除动物体内带有的各种不明确的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常用于研究微生物和宿主动物之间的关系,并可按研究目的来选择某种微生物。悉生动物是使特定的...
...野生动物使之实验动物化,使人工感染试验成为可能;第二是从已有的实验动物中培育新的品系(新的疾病模型),利用新品系的特性进行研究,建立某种传染病的疾病模型。前者是指野生动物的开发-实验动物化;后者是指新品系的培育和利用。...
...水平上检测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中的表达情况,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和生化性质进行鉴定,以及检查转基因动物的生理功能和是否出现某些疾病病症状的表型等。进一步培育和筛选出转基因动物的纯合子,或/和某些相关种系的动物杂交,从而建立某种疾病的...
...近年来十分重视对自发的动物疾病模型的开发,有的学者甚至对狗、猫的疾病进行大规模的普查,以发现自发性疾病的病例,然后通过遗传育种,将这种自发性疾病模型保持下来,并培育成具有特定遗传性状的突变系,以供研究。近年来许多动物遗传病的模型就是通过这样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