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断下汤治下痢赤白,无问久近长幼,皆可服。罂粟壳(炙,十四个,去瓣) 草果(一个,不去皮炒) 白术(一钱) 甘草(炙,半钱) 茯苓(一钱)上为锉散。作一剂,水一大碗,姜七片,枣七个,煎至一大盏,分二服,空腹。或下纯赤,加...
...目录 《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处方】灵脂6克(炒)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功能主治】...
...目录 《外台》柴胡下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柴胡下热汤【处方】柴胡3两,黄芩3两,泽泻3两,升麻3两,芒消3两,玄参6两,淡竹叶(切)1升,生地黄(切)1升,干姜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肝劳。热闷,关格不通,精神...
...还成九光.久《神农本草经》铅丹味辛微寒。主土逆胃反,惊痫瘨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御览》引作吐下,云久服成仙)。生平泽。《名医》曰:一名铅华,生蜀郡。案《说文》云:铅,青金也。陶宏景云: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汤液本草》铅丹...
...□ 朱杰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 笔者近读贵报2011年9月29日第3版《中医医院名称应规范》一文,对文章的观点有不同看法。 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名称应体现中医特色,这是中医医院“姓中”的关键之一,这一点基本上已形成共识。但笔者认为,“中医院”也...
...目录 《魏氏家藏方》百两金 《中药大辞典》百两金 《中华本草》百两金 《本草择要纲目》百两金 《证类本草》百两金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魏氏家藏方》:百两金【处方】破故纸(炒)1两,茴香(淘去沙,炒)1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1两...
...《奇方类编》下血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五两(水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一两 上为细末,浆水服。 目录 《奇方类编》下血赤小豆当归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奇方类编》下血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五两(水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一两 上为细末,浆水服。...
...时留头,药干即换。用再加金线重楼及山慈姑更好。 大黄 释名 黄良、将军、火参、肤如。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1、吐血、鼻血(心气不足)。用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热服。下泻即验。 2、伤寒痞满(心下满而不痛)...
...中成药采用药品通用名称。五、目录中品种的剂型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剂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制剂通则”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归类处理,未归类的剂型以《药物目 录•基层部分》标注的为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的口服常释剂型包括口服普通...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增损四物汤(易简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增损四物汤(易简方)【处方】当归、川芎、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不足,四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