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其病状多大汗不止,或少止复汗,而有寒热往来之象。或危极至于戴眼,不露黑睛;或无汗而心中摇摇,需人按住;或兼喘促。此时宜重用敛肝之品,使肝不疏泄,即能杜塞元气将脱之路。至汗止、怔忡、喘促诸疾暂愈,而后徐图他治法。宜重用山茱萸净肉至二两(...
...有实、有虚。实者,按之坚而痛;虚者,按之不坚不痛。实者,宜下之、削之,次补之;虚者,温之、升之,补为要。朝宽暮急者,血虚;暮宽朝急者,气虚;日夜急者,气血俱虚。臌胀又名曰蛊,即所谓单腹胀也。(其详在《格致余论》中。)治法大补中气,行湿为主...
...儿科治法概要 小儿疾病的治疗大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儿童这一具体对象和儿科疾病的特点,在治法选用、给药剂量、给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一、治法特点 (一)治法选用 各种治法在儿科应用时,都要注意到其临床应用的特点。...
...目录 《会约医镜》平胃敛阴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会约医镜》:平胃敛阴汤【处方】扁豆(炒,研)9克 甘草3克 麦冬3克 牛膝3克 白术2.4克 山药4.5克 葛根3克 三七2.1克 白芍3克 五味子(微炒,捣碎)0.9~1.2克 ...
...目录 《简明医彀》敛带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简明医彀》:敛带丸【处方】当归、川芎、茯苓、白术、香附(醋炒)、山药、臭椿根皮、杜仲(姜汁,酒炒)、牡蛎(火煅,醋淬)、鹿角霜(另研)、破故纸(酒炒)、白芍(酒炒)、人参各等分。【制法...
...中药主治:敛肺 白果(图) 百合(图) 百合花 白芨 白芍药 柏实 百药煎 白药子(图) 柏叶 半夏(图) 北五味 藏青果 赤石脂(图) 阿胶(图) 蛤蜊粉 栝蒌 栝蒌根 诃梨勒 诃黎勒(图) 诃藜勒 诃子(图) 胡桃(图) 胡桃夹 胡桃肉...
...目录 《玉案》敛汗育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玉案》:敛汗育心汤【处方】枣仁2钱,茯神2钱,知母2钱,白芍2钱,当归2钱,牡蛎1钱5分,麦门冬1钱5分,沙参1钱5分,甘草1钱5分,生地1钱5分。【功能主治】养心血。主盗汗。【用法...
...眼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外感或内伤眼病,皆可根据眼部表现,结合全身情况进行辨证,审因论治,用内治法来调整脏腑功能或祛除病邪。 即使某些外伤眼病,内治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眼科的内治法基本原则类似内科,但...
...外科治法 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分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内治之法基本与内科相同,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施治,但其中透脓、托毒等法,以及结合疾病应用的某些方药,则有显著区别,也为外科的特点。而外治中的外用药物、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中的药线、垫棉,...
...盐麸子(图) 盐肤子 野大豆藤 芋叶 中药主治:敛汗 白芍(图) 白芍药 柏实 白术(图) 柏叶 瘪桃干 苍术(图) 草乌 浮小麦(图) 附子(图) 桂枝(图) 黄 黄芪(图) 龙骨(图) 龙眼(图) 麻黄(图) 梅(图) 牡蛎(图) 脐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