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治疗: 1、以预防为主,病后及手术后应尽早进行肢体活动。 2、长期静脉输液应定期更换注射静脉。 3、已发生血栓性静脉炎,需卧床,抬高肢体30°至疼痛及水肿消失。 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局限性浅静脉炎一般不需要抗凝治疗,广泛或进行性...
...可以在动、静脉之间嵌入衬垫物,或者在病变段静脉周围包裹一圈膨体聚四氟乙烯血管片,以防止静脉再度受压。 (5)髂动脉移位术:右髂总动脉移位是另一种解除压迫的方法,将右髂总动脉切断,其远端与左髂总动脉或腹主动脉吻合。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间置一段人造...
...可行B超、间接肠系膜上静脉造影,或经皮人工血管直接穿刺造影,观察人工血管通畅情况。预防可术后抗凝治疗。 ⑥肺栓塞:肺栓塞可采用溶栓药物(尿激酶、链激酶、r-tPA等)溶栓治疗;方法除静脉全身给药外,也可采用介入局部溶栓治疗;有条件的可建立...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 3.在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期间,每日用tdp灯照射穿刺肢体2次,每次30min。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特别是用湿热敷效果最好,每2h1次,每次20min。热疗改善了...
...脾破裂是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见病,占腹部外伤手术的首位,加强脾真性破裂出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脾非真性破裂的病情观察,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02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56例...
...由于病因和病理以及临床特点的不同,又把肢体、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称为良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把间歇性、复发性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称为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1、良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于下肢者,多见沿静脉走行红、肿、热、痛,红肿渐消时,出现棕色条形...
...迁延为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俗称“老烂腿”。大约20%~25%以上的下肢静脉性疾病合并下肢溃疡形成。 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各种报刊、媒体出现大量的有关该病治疗方法的宣传和广告,良璓不齐,医生也会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建议,作为...
... 1.2治疗方法 用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低ph人血丙种球蛋白,每瓶含人血浆免疫球蛋白2.5g,稀释成100ml静滴,2~3h内滴完,剂量为380~450mg/(kg.d),连续3~5天,在滴注静脉丙种球蛋白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4...
...(1)常规给药:按照药品和剂型的使用说明,由联合方案中药物治疗规定天数,给予静脉推注、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口服,这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 (2)持续输注:某些药物如5-FU,可改变常规静脉给药方法,持续静脉输注数天、数周或数月,使疗效有了...
...骨髓穿刺(骨穿)是抽取少量骨髓进行检查。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骼松质网眼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有大量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代替。红骨髓保留于椎管、胸骨、肋骨、锁骨、肩胛骨、髂骨、颅骨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