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定义和作用机理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双向调节作用和独特的功效,在取穴、操作等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大椎穴刺血拔罐,既可治疗风寒感冒,又可治疗风热感冒,还可用于内伤发热;既可治疗高血压、头痛等内科疾病,又可用来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科疾病。 许多临床研究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05.html

中医拔罐戒烟_中医疗法中医拔罐_【中医宝典】

...细。 治法:调补肝肾,育阴潜阳。 取穴:取足少阴及足厥阴经穴为主,章门、行间、太溪、肾俞、水泉、肝俞穴。操作:在上述穴位应用单拔罐,玻璃罐及竹、陶罐均可,若用药罐方以育阴潜阳之方剂为佳,可辨证施用龙胆泻肝汤、六味地黄丸等剂留药。肝俞、...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573.html

拔罐疗法发展概况_拔罐文化_【中医宝典】

... 在唐代,拔罐工具有了突破性改进,人们掌握了竹筒的制作工艺,采用水煮吸拔的方法,最后发展成现今的水罐、药罐,大大丰富了拔罐疗法的内容。 到了宋金元时代,拔罐疗法的名称由“吸筒”替换了“角”,而使用竹拔罐方法也进一步由单纯水煮的煮拔筒...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8.html

拔罐时注意事项_【中医宝典】

...火罐疗法是利用燃烧、蒸汽、抽气等造成负压,使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充血或淤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疗法,因其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无痛苦且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它不但可以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数百种内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42.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拔罐的一种。亦称坐。指拔罐后,让火罐留在吸着的部位上。一般留置10-15分钟为度。镇痛效果较好。但夏季或皮肤较嫩的部位,留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67.htm

拔火罐新法浅散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浅散就是在选定的部位,用闪火法拔罐,留1~2分钟观察,至皮肤潮红为度起,然后用滚压或用掌根揉按使局部退色,再在原处重新扣,如此反复6~8次为止,此时局部潮红,皮肤略隆起。可隔日1次,2~4次即可结束治疗。 其适应症有:感冒、风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32.html

拔罐注意事项_【中医宝典】

...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3、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木小而选择使用大小适宜的。在操作时在罐内闪火迅速,将口扣于皮肤时必须迅速,才能使吸拔紧,吸附有力。 4、用火时应注意勿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需处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91.html

刺络拔罐的功效和特点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刺络拔罐是指刺络放血与拔罐配合应用的一种拔罐方法。 是指用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等)刺激病变局部或小血管,使其潮红、渗血或出血,然后加以拔罐的一种方法。此法在临床治疗中较常用,而且适用证广,见效快,疗效好,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35.html

拔罐可助您轻松戒烟_拔罐养生_【中医宝典】

...气血逆乱。 拔罐操作 肝肾阴虚者症状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可见阳瘘,遗精,少寐多梦,健忘,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调补肝肾,育阴潜阳。 取穴:取足少阴及足厥阴经穴为主,章门、行间、太溪、肾俞、水泉、肝俞穴。操作:在上述穴位应用单...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96.html

针灸减肥的方法_【中医宝典】

...加强刺激。一般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特别提醒:后两种方法在操作时如不注意局部消毒,容易发生感染。 3. 拔罐 俗称拔火罐。先根据患者的症状选取部位,再将真空罐(临床上以燃烧为主,使罐内处于真空状态)扣拔其上。一般留5~15分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01.html

共找到105,5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