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圣济总录》补虚饮 《医学入门》补虚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补虚饮【别名】补肺饮【处方】黄耆(锉,炒)2两,人参1两,茯神(去木)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
...《老年百病防治》补虚正气粥原料:炙黄花30克,人参3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制作:先将黄芪、人参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沸,后改用小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将一、二煎药液合并,分两份于每日早晚同粳米...
...现象当作是“补虚的作用”所致,是“对症下药”,从而认为凡是眩晕均可用天麻。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补益药的确具有补虚扶弱的功能和治疗人体气血不足的作用,表现为一是能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二是能增强体质。但这两方面的作用天麻都没有,因而不能将天麻作为...
...煮粥,取粥汤灌肠,每日1次,食粥。适用于重度宫颈糜烂在治疗后,出现直肠反应。 4、仙鹤草100克,生地50克,水煎取汁煮粥,时时食。适用于重度宫颈糜烂。 仙鹤草 5、生地30克,竹叶10克,川木通5克,生甘草5克,水煎取汁煮粥,常食。适用于...
...治疗学术语。是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的治则。主要针对邪气实而正气稍虚的病证。取邪去则正自安之意。参扶正祛邪条。...
...药单味研末,4~5岁服2g;6~7岁服3g;7岁以上者服4g,或者研末后与鸡蛋同蒸,效如桴鼓。对于肿瘤的治疗,朱良春认为应采用综合疗法。首先要扶正。在扶正的前提下再祛邪,采取清泄热毒、涤痰散结、化瘀软坚的治法。另外,补脾健中也很重要,因长期...
...《备急千金要方》补虚益精大通丸治五劳七伤百病方。地黄(八两) 干姜 当归 石斛 苁蓉 天冬 白术 甘草 人参 芍药(各六两) 紫菀大黄 黄芩(各五两) 防风(四两) 杏仁 茯苓(各三两) 白芷(一两) 麻仁(半两)川椒(三升)上十九味为末...
...中医认为,鹅肉味甘,性平,入脾、肺经,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之功。《随息居饮食谱》言其“补虚益气,暖胃生津”。 中医认为,鹅肉味甘,性平,入脾、肺经,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之功。《随息居饮食谱》言其“补虚益气,暖胃生津”;《本草纲目》言其“利...
...伤寒用补,必得邪散病除,然后补其正气。若邪气方盛,不用祛邪,先用补药。则邪得补愈甚。方书云∶留而不去,反成其实。是以伤寒初起,未经汗吐下者,忌补虚。阳明胃实,燥实痞满,忌补虚。胸膈饱闷,身痛无汗,忌补虚。热结在里,脉数沉实,忌补虚。烦躁闷...
...目录 《幼幼新书》补虚和气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幼幼新书》:补虚和气散【处方】人参5两,干葛5两,甘草(炮)5两,木香3两,麝1钱,茯苓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补虚和气。主小儿胃气不和。【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5分,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