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生物芯片检测仪”三类十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芯片仪器,为实现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突破了七项关键技术,申报了14项专利(9项获得授权),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评价该项目研制的三类生物芯片仪器整体属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取得的成果...
...母传抗体消失提早郑灵巧 (2001.05.24)本报讯(记者郑灵巧)疫苗时代育龄期妇女体内的麻疹抗体多为疫苗接种所致,其麻疹抗体水平低,所生婴儿母传抗体消失得也快。基于此观察结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近期再度对6月龄婴儿母传抗体进行...
...药物是比较新的两类抗HIV药物,前者目前很受关注。”张林琦说。据悉,2007年全球在研的抗HIV药物有40多种,大多数属于整合酶抑制剂这一大类。 ▲我国有望在膜融合抑制剂领域突破 张林琦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应用在临床上的抗HIV药大多是国产仿制...
...1999年起停止使用。口服疫苗能诱导肠道产生抗体,而肠道又是抗击霍乱的前线。不仅如此,口服疫苗还能降低医疗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伤害,因此,近年来口服霍乱疫苗取得了较大发展。本文对口服霍乱疫苗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目前可获得的口服霍乱疫苗主要有:...
...抗牛痘病毒的抗体,而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非常相似,因此,人类对天花病毒也就有了免疫能力。 目前,许多科学家寻找非典疫苗,也是这样一种思路:如果能找到SARS病毒的弱病毒,将其输入人体,它既可以不对人致病,又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这样人体对...
...据监测显示,健康人群中,抗a群菌株抗体水平较高,a群流脑菌株带菌率较低,因此,出现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b群和c群菌株有可能出现爆发,但也不会大规模流行。 人们发现流脑球菌菌群存在漂移现象,流脑的流行由不同的菌群交替轮换引发,我国自...
...院呼研所的3名医务人员接受了外国记者联合采访团以及本报记者的提问。钟南山院士首先向外国媒体的记者们介绍了他所在的广州市呼吸研究所在诊断、治疗非典过程中积极的经验及取得的成果,最后也很客观地指出非典病毒的来源、疫苗的研究等一些方面还需进一步...
...我国SARS病毒起源研究工作取得突破,研究结果表明SARS病毒来自野生动物,而与家畜家禽和宠物无关。 这是记者从农业部动物冠状病毒疫源调查组获悉的。调查组采集了59种动物共1700份动物样品,主要包括与人类有过接触或可能接触的各种家畜家禽...
...据当地媒体12日报道,加拿大科研人员在利用成年干细胞治疗肌营养不良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肌营养不良症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原发性骨骼肌坏死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萎缩及无力,该病也可累及心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据统计,全球平均...
...根据我国儿童免疫程序,疫苗初种时间为生后8个月最佳,复种为7岁左右最佳。这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分别对不同接种时间所产生的免疫抗体进行调查后确定的。 调查中发现:4-5个月婴儿接种后抗体的阳性率为43.7%,6个月87.5%,8个月为85%,...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