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医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费伯雄《医方论》费伯雄著于1865年,...
...体现了党对卫生工作、团结中西医的一贯主张。1952年,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又将“团结中西医”定为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1954年,在批判某些同志在对待中医采取歧视的态度后,又制定了正确对待中医的政策,进一步提出中西医要团结合作,为...
...儒家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儒家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就是新儒学,新儒学又称新儒家,是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 狭义的新儒学,是指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等人所提倡的新儒学。 广义的新儒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好 当前,随着糖尿病发病逐年上升,糖尿病足部病变也日见增多,据统计,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2.8%-14.5%。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个严重致残性的病证,我国早在《黄帝内经》及汉唐时代医学家著作中已有消渴...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联合运用的情况已日趋广泛。自晚清著名的中西医汇通学家张锡纯创立石膏阿斯匹林汤;张山雷创外科用的〔樟丹油膏铅丹(Pb3O4)、氧化锌(ZnO)、樟冰、凡士林〕开始,中西药联合运用已近百年。中西药...
...多脏器衰竭病死率可降到39.53% 从12月17日在京召开的首届脓毒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高峰论坛获悉,我国已探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类疾病的新路,可使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病死率降到28.5%,使多脏器衰竭的病死率降到为39.53...
...内科学直到19世纪末期,西医内科在认识和治疗疾病方面仍无大的进步,因为西医依靠的工具,如抗生素、细菌学、X光等尚未被发明或发现。这种情况进人20世纪后才有改变。在我国近代内科主要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占相当高的比例,此外,与营养不良...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2卷(1892年)、《本草问答》2卷、《伤寒论浅注补正》7卷、《金匮要略浅注补正》9卷,此五书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万种》。对于“汇通医书”,《清朝续文献通考》中曾有评述;“近...
...。从理论上讲,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可能统一的医学体系。“中体西用”曾成为中西医汇通派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两种医学的根基不同,硬在中医之体上套上西医之用,近一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汇通医学的体用判断脱离了中西医学的事实认识,以价值认识代替了事实认识,...
...一、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论争近代中国医学史的核心问题是中西医的比较与抉择。西方医学的大规模传入,造成了国内中医、西医两种异质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因而,通过比较并作出抉择便成为中国医学界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医学界人土提出了多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