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弘扬丹溪学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服其剂者,沉疴豁然如洗”,足见其医技精深。宋濂《送戴思恭还浦阳序》称其 “从朱先生彦修学医,先生见其颖悟倍常,倾心授之,”指出戴氏乃丹溪的得意弟子。 戴思恭,字原礼,号肃斋,后以字行,明代洪武—永乐间(公元1324—1405年),浦江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15.html

明代医事制度_【中医宝典】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 一、中央的医药机构 (一)太医院的设置 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0.html

鲍姑——首创我国艾灸术_【中医宝典】

...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中,灸治起源久远并有相当的地位。孟子曾经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慢性顽固疾病,选用三年的艾就可治好。这里的艾,就是指用艾叶灸治。据史料记载,在我国第一个用艾灸治病的人,为晋代著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03.html

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高尚,对所治愈病人轻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6.html

明代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的状况,使医生的社会地位相应提高。明代交通发展,信息传递日益进步。医学家向大城市集中,且得以负笈四方以拜名师,深入民间作实际考察。再加上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医学经验积累和传播,医学理论深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明代医家中世代业医甚多,他们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0.html

明代卫生保健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利快活无忧散”。药方内容为“除烦恼、断妄想”,或遇事不如意,加服一剂“和气汤”,配方为“忍、忘”二字。 导引养生术是我国传统有效的健身术。明代此类著作也很流行。如《仙传四十九方》所录“五由由”,是现存书籍中以图文相配合的形式,对华佗导引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1.html

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_【中医宝典】

...朱震亨,字彦修,晚年被人称作丹溪翁。元代婺州义乌人(今属浙江),生于公元1281-1358年,享年77岁。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 13世纪中叶,元朝建立,以忽必烈为首的统治者在政治上励行改革,大大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77.html

明代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戴思恭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号肃斋,婺州浦江(今属浙江诸暨县)人,家世业儒,并数世业医。父戴士尧(1307~1349)是文学家戴良之兄。早年弃儒学医;弟思温,字原值,号益斋,亦以医名。元至正三年(1343),戴士尧携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6.htm

《太极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著名传统拳术名。原为技击,后逐渐演变为以健身为主的拳法。传为明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一说来自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据民间拳术总结的拳经三十二式。其拳法宗太极阴阳之旨,手法以掤、(扌履)、挤、按、捋、挒、肘、靠八势为八卦之式,架势与步法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4/740.htm

《太极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著名传统拳术名。原为技击,后逐渐演变为以健身为主的拳法。传为明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一说来自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据民间拳术总结的拳经三十二式。其拳法宗太极阴阳之旨,手法以掤、(扌履)、挤、按、捋、挒、肘、靠八势为八卦之式,架势与步法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67.htm

共找到31,4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