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肌梗塞 青年心肌梗死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不论病因如何而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
...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肌酸磷酸激酶(CPK)及乳酸脱氢酶(LDH),可释放入血,使这些酶在血中的浓度升高。其中尤以CPK对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颇有帮助。【合并症及后果】1.心脏破裂 较少见,约占心肌梗死所致...
...心肌梗塞后心包炎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可呈现两种形式。一种为急性心肌梗死,尤其穿壁性梗死常伴随的急性心包炎症,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icarditis),于梗死后的2h至5天,一般...
...、偏瘫和四肢瘫分别进行定位诊断如下:(一)单瘫(指一个肢体或一个肢体的某一部分的瘫痪)的定位诊断:1.大脑皮质运动区(前中央回)损害:司掌躯体各部位运动的锥体细胞,在前中央回呈特殊的倒入状排列,故其下部病变出现对侧上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如...
...(一)发病原因 1.有家族遗传因素 60岁以前心肌梗死的阳性家族史,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阳性家族史。 2.疾病因素 脂质代谢异常的各种病症,如持续或难治性高血压、糖尿病。 3.不良因素 吸烟、酗酒、吸毒。 4.环境因素 A型性格的...
...积液。 D.化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E.ECG示在原有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出现心包炎,呈多导联ST-T改变。 F.UCG:可发现心包积液量的多少。 ②鉴别诊断: A.早期梗死后心包炎:发生在AMI发病后2~3天,多见于急性...
...,视力丧失,但对光及调视反射存在,称皮质盲;刺激病变时,可出现光幻视或形象纪视。多见于枕叶的脑血管病、肿瘤及变性病变。(二)眼动障碍的定位诊断:眼球运动由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完成,眼动障碍可由上述神经单个或同时损害引起。临床以动眼神经麻痹和...
...上腔静脉的血管丛。有些人的窦房结动脉起源于此。左心房前上部的血液供应可来自右冠状动脉的第2分支或左冠状动脉的分支。心房梗死多为穿壁性,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心房心肌梗死主要累及右侧心房。右房心肌梗死约占81%~98%,左房心肌梗死约占2%...
...心肌梗死发病比较突然,症状危重,是中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近50%的急性心梗病例都有诱发因素,常见诱因包括: 1.身心过劳 过度的体力劳动和长时间脑力劳动,都可能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如患者本身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
...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 I21.3)(二)诊断依据。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