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氧供量的减少,而不是需氧量的增加,诱发心肌缺血,后者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最常见的促发因素。在一些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中,心肌需氧量的增加和氧供量的减少可能同时发生。在临界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中,心肌需氧量的轻微增加和...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绞痛,主要是在体力活动时病变冠脉血流量不能代偿性增加以满足心肌的需求而产生心肌缺血。胸痛发作有明确的诱因,发作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对固定,疼痛经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
...出现了第二次心肌梗塞发作,而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中该比率只有5.3%。另外,服用高剂量sibrafiban的患者死亡率为2.4%,另一组患者死亡率为1.3%。阿司匹林和sibrafiban同时服用效果更差。同单纯服用阿司匹林相比,加服低剂量的...
...扩张。其作用机制不同于硝酸酯类,两药合用有相加作用。 硝苯地平(心痛定):有强力冠脉扩张作用。定时服用可大幅度减少变异性心绞痛发作。嚼服可迅速终止发作。其作用和含服硝酸甘油相似,通常剂量是每次10~40mg,每6小时1次。使用时需监测心率及...
...疗效明显,后者则作用持续时间更长。 D. 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皮肤喷雾剂:喷雾皮肤后约30~60min起效,药效可维持12h。 E.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的静脉剂型: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急性发病期。 硝酸酯...
...后1~3min可完全缓解。 老年人因为痛觉迟钝、劳动或情绪激动导致心绞痛发作部位和疼痛性质不典型。部分病人可无胸痛,而是左臂或右臂痛,伴手指麻木,或为肩部或肩胛间疼痛,或上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症状,有时仅表现为呼吸困难、软弱无力或疲惫而无胸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心肌梗塞型: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
...调查的除了心肌梗塞这种急性心血管病的患者外,还包括血管痉挛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25个欧洲国家中,只有意大利和希腊等地中海国家的情况稍好些,其他国家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的比例都很高。 吕登说,高血压、“好”胆固醇含量低等症状,...
...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 冠状动脉内有β肾上腺素能受体,α受体主要分布于大的冠状动脉,β受体存在于大、小冠状动脉,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有冠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增加,易引起血管的痉挛。 3.体液因素 变异型心绞痛多发生在后半夜和...
...以及相联系的交感神经激动的结合,可能是诱发冠脉痉挛的最终机制。 2.内皮细胞功能失调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变异心绞痛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张力要靠缩血管因子和舒血管因子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缩血管因子主要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