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_内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金当平之之类是也。疏其血气,非专以攻伐为事。或补之而血气方行,或温之而血气方和,或清之而血气方治,或通之而血气方调,正须随机应变,不得执一定之法,以应无穷之也。此治虚实之大法,一部内经之关要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zhiyao/747-6-2.html

伤寒附法_伤寒心法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传大法,已详伤寒论注心法中矣。然近世治四时伤寒者,咸用河间两解等法,每多神效,诚治斯证之捷法也。今复采双解散。防风通圣散诸经验名方,编为歌诀,附于心法之后,俾后之学人,所变通,庶几于伤寒一证,经权,有所遵循,而无...

http://qihuangzhishu.com/881/102.htm

药物学的成就与方剂学萌芽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秋战国时期,用药品种日益增多,药物学知识不断丰富。除了用单味药治病之外,还探索多味药组成复方疗疾,因而出现了方剂学的萌芽。 一、本草知识的丰富 1.出土医书中的药物 (1)阜阳汉简万物所载药物: 此书简残损太甚,根据可辨认者统计,共...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22.html

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有感_【中医宝典】

...□ 施仁潮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一书,强调根据中医对“心”、“神”的认识,精神疾病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神失常”,“神明被扰”的疾病,其病位主要在心、脑,所以应“从神论治”。 作者将“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54.html

王绵之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古方钩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85年版)等专著均成权威范式。记者本人也是王老方剂学的受益者,至今保存有一本30年前学习过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就是王老在1960年主持编写的,几十年来再版了无数次、近千万册,仅“文革”中再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mianzhi/index.html

方剂学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_【中医宝典】

...方剂学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许有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 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说明了方剂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661.html

方剂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同药物学类似,辽夏金元时期的方剂学也明显萎缩了。宋时已设立御药院,政和本草中已引用“御药院方”,元代承袭宋制,亦设立御药院,掌握由各地进贡和外藩馈送珍奇药品,修造汤药。现存彻药院方)系宋金元三朝御药院所制之成方配本,大多是搜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4.htm

清代前中期药物学与方剂学的进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众多,内容丰富,且多短小精悍,适于应用。同时对理法方药和方剂配合意义的研究已更为普遍,水准也不断提高。清代在方剂学方面影响最大的著作首推汪昂的医方集解。该书在分类编排上打破了过去方书以病症分类的传统,而采用根据方剂功效分门别类的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5.html

岭南出好药 应用靠探索—— 梅全喜主编广东地产药材研究读后感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全喜教授主编的广东地产药材研究于2011年5月由广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分总论和各论二个部分,总论部分介绍了广东地理生态特点及地产药材资源、广东地产药材发展历史沿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511.html

——病脉,必先识常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问而之谓之工,切而之谓之巧”。内经谓:“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之”。然而,脉经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即欲病脉,必先识常脉,以常衡,以识病,初学之时常含混不清。”徐灵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37.html

共找到600,8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