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医学发展(1)_【中医宝典】

...很大发展。据当时和龙县公安局和延吉道尹公署文件记载,我国朝鲜民族医队伍里一些有志之士,配合文化启蒙运动致力于民族医学教育,于1920年在和龙县成立医学研究会,吸收会员48名,开展民族医学教育,此后各地又相继成立了类似医学研究会,大量吸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94.html

世界最早医学校_【中医宝典】

...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到了公元6世纪隋朝,创立了"太医署'这样一个机构,主要是一些太医们集中在一起办公地方,相当于现在医学教育行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37.html

医学心理学概念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常只注意病人生理一面,这样,对病人服务肯定是不全面。为了改变目前医学教育体系,必须增加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课程,使医学生对人有一个较全面认识。由于心理学近年来进展迅速,无论在基础理论...

http://qihuangzhishu.com/967/3.htm

军事制度、医学教育和卫生保健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四十七,上海集成图书公司1908年据乾隆四年本重印)著名医家。僧垣之子姚最后也成为能医。 (二)官办医学教育产生 师徒传授和家世相传医学教育方式,都是个别传授方式,造就医学人才数量和技师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随着医药学发展与进步,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6.html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深入细致,对每一类疾病和每一症侯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在更深层次中提高了认识,治疗针对性更强,也更为有效。三、兴办医学教育,形成较完整医学教育体系,同时注意医药学术和防治知识规范和普及,培养医学后继人才,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唐代,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0.html

医学提举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元代医药机构名。是元代医学教育管理专门机关。该司在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始设,十三年罢,十四年复置。其职能是主掌考校各路医生课义,试验太医教官,校勘名医撰述文字;辩验药材,训诲太医子弟,管理各路设立医学提举。医学提举司秩从...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99.htm

中医临床研究问题与对策_【中医宝典】

...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其发展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引入了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计算机文献检索、循证医学课程,为建立人才梯队奠定基础。同时吸引更多多学科人才加入中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00.html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深入细致,对每一类疾病和每一症侯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在更深层次中提高了认识,治疗针对性更强,也更为有效。三、兴办医学教育,形成较完整医学教育体系,同时注意医药学术和防治知识规范和普及,培养医学后继人才,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唐代,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1.htm

晚清时期中医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中医教育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晚清时期,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开设同文馆、太医院教习厅复设医学馆,至光绪末年各地出现中医社团组织,为官办医学教育延续及民办中医教育之兴起。第二阶段北洋政府时期,从民国二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5.htm

循证论治要知常达变——《方剂学新思维》读后感_【中医宝典】

...□流行病学方法开展临床研究,提倡“循证论治”之要在“知常达变”。 第四,临证处方启迪。邢斌书中对方剂要素、药际关系、精确处方、模糊处方等进行铺垫后,专门列出了“方剂创制论”和“方剂运用论”两个章节来论述方剂创新和运用。临证处方,怎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25.html

共找到856,7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