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介宾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张景岳传 综概 论伤寒无补法 论真中风外有六经之形症 论中风半身不遂在左属血在右属气 论肝无补法 论见血无寒 论无痰不作眩 论无痰不作疟 论诸痛不宜补气 论关格是脉而非症 论疝...
...论述有所修正和补充。 张景岳善辨八纲,探病求源,擅长温补,并在其医学著述和医疗实践中充分反映。治疗虚损颇为独到。反对苦寒滋阴,很好地纠正了寒凉时弊。他的阴阳学说、命门学说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他的重要著作《类经》是...
...任老认为:目前临床上的虚损性疾病,其中由医源和药源导致者甚多。究其原由有四:其一作为医者审因不明、辨证不清、妄下诊断、药性不熟,使非损之疾渐成虚损。如滥用龙肝泻胆丸、冠心苏合丸致损者比比皆是;其二是对虚损性疾病本身知之甚少,受西医学“慢性...
...论曰肾脏虚损,骨痿羸瘦者,盖骨属于肾,肾若虚损,则髓竭骨枯,阳气既衰,身体无以滋养。所以骨痿、肌肤损削而形羸瘦也。经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此之谓也。治肾气虚损,骨痿羸瘦,心烦腹急,腰重耳鸣,行坐无力。鹿茸丸方鹿茸(...
...者,但如为少壮新邪,则可攻可拔,犹足无虑。治虚者,但察其根本有亏,有倏忽变幻,可无虑乎?故治实之法,外有余,可散其表;内有余,可攻其里;气有余,可攻其滞;血有余、可逐其瘀。方法星罗,可无赘也。惟虚损之治法有未尽,不得不详其要也。夫人之虚损,...
...只是固态的理化检查结果,似乎已经忘却辨证论治这一动态的中医学理论精髓。针对上述现状,任老创新性地提出了消渴病之新的病理理论,即“燥害”说及散膏、三焦受损论,从而将本病纳入虚损性疾病的范畴。中医虽无胰腺之名,但任老受《难经·四十二难》中所述“散...
...骨痹,西医名之曰“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医者在辨治本病时,祛风除湿通络之法似乎已成定式。而任老揉合各家文献后提出:骨痹应归属于虚损性疾病的范畴,扶正祛邪才为正法。任老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以外因为使,以内因为主。内因有二,其一,肾气亏虚...
...《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心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肾虚,则胸中痛,大腹小...
...人以水谷为本,故脾胃为养身之本。惟东垣独知其义,发为《脾胃论》。因引《内经》之义,如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勿能为害也。阳气者,烦劳则张。故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劳,此病从脾胃生者一也。又引《五常...
...者,肌肉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厥刘河间曰∶虚损之疾,寒热因虚而感也。感寒则损阳,阳虚则阴盛,损自上而下,治之宜以辛甘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