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学说养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学说的基础上续有发挥,例如朱丹溪《格致余论》说:“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又如叶天士研究了体质...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06.htm

经络学说的应用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痛在两侧者,多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厥阴经有关。《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也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

http://qihuangzhishu.com/44/90.htm

现代发展的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作为中医整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表现在生理病理的关系上,中医基本理论中阴阳五行及脉象学说的关系上以及天人相应观点在脉中的体现等等。 因此脉的现代发展将会对中医诊断学,生理病理,临床治疗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2.html

脏腑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由于临床上单纯的腑病较为少见,多一定的脏病有关,故将腑病编人相关病中进行讨论。脏腑的病变复杂,证候多种多样,本节仅介绍临床常见的一些证候。...

http://qihuangzhishu.com/92/66.htm

阴阳家、阴阳学说中国传统医学_【中医宝典】

...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古代医学领域中获得了充分的运用一定的发展。然而先秦以“阴阳”之名立身的“阴阳家医学理论中之“阴阳学说”是否一致呢?以下所述,可谓对此的略说。其要在于,阴阳家渗入医学后,使得医学理论出现了一个由秉承阴阳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5.html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概念。(三)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也从属于气一元论,不仅具有自然观的特征,更具有朴素的普遍系统论性质。五行学说对宇宙本原的认识侧重于世界的物质构成,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万物的物质元素气一元论主要说明世界的物质本原...

http://qihuangzhishu.com/44/8.htm

辨证病案_【中医宝典】

...归纳。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阳证;病位的深浅,可分为表证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热证;正邪的盛衰,可分为虚证实证。但它只是一种分析疾病共性的方法,远远不能表达脏腑经络受邪以后的病理变化。这就需要运用其他辨证方法.并使两者结合起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61.html

第十章第一节理论基础_【中医宝典】

...诊断、治疗和预防;用五行学说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问的相勺:关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以辨证沦治为诊疗特点。 藏医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三者保持平衡协调。则为正常生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48.html

归经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经络联系在一起,出现了药物归经理论的雏形。金元时代,易水代表人物张洁古在其所著《珍珠囊》中,正式把归经作为药性主要内容加以论述,王好古《汤液本草》、徐彦纯的《本草发挥》又全面汇集了金元时期医家对归经的学说的见解,标志着系统的归经...

http://qihuangzhishu.com/263/12.htm

归经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脏腑经络联系在一起,出现了药物归经理论的雏形。金元时代,易水代表人物张洁古在其所著《珍珠囊》中,正式把归经作为药性主要内容加以论述,王好古《汤液本草》、徐彦纯的《本草发挥》又全面汇集了金元时期医家对归经的学说的见解,标志着系统的归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263-7-5.html

共找到289,4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