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小儿疳疾兼有发黄。症见身黄浮肿,状黄疸,但目不黄,伴有疲倦少神,时吐黄水,毛发皆直,嗜异等。由于疳疾而致中焦湿热郁蒸,脾失运化而成。亦有疳疾日久而致血虚黄肿者。治宜健脾除,先服茵陈五苓散,继用香砂六君子汤,以理虚和胃。...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188.htm

证_【中医宝典】

...【概述】 证是一种脾胃虚损,运化失健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临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饮食异常为特征。本病多见于三岁以下婴幼儿,故又称“奶痨”。因起病缓慢,病程缠绵,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曾被古人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本病属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71.html

预防_脊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小儿疳疾的预后,随其原发疾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均可治愈。由于多因大病后或吐泻以药下之,致脾胃虚损亡津液而成,故其病愈否,视脾胃与津液的恢复程度而定。脾胃、津液恢复快,病愈也快;脾胃、津液恢复差,病愈也差。另外,有一种所谓“走马疳”...

http://jb39.com/jibing-yufang/JiGan251350.htm

病原由症治_《幼科释谜》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气粗.渴引冷水.烦躁卧地.肚热脚冷.潮热往来.皆热也.冷者病多在内.利色无常.其沫青白.肢体软弱.目肿面黧.又一症躁渴卧地.有热状.惟饮食不进.滑泄无已.亦冷也.其有泻多脓血.日加瘦弱.此则谓之冷热.大抵之受病.皆虚使然.热者虚...

http://qihuangzhishu.com/707/41.htm

_《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如冰。肾又名急,言五惟肾为最急也。多因痘后余毒未净,更加乳食不调,甘味入脾而生虫,状伤寒狐惑。上蚀齿龈,则口疮出血臭气,甚则齿龈溃烂,齿黑脱落,腮有穴者,名曰走马疳。言阳明热气上奔如马然,下蚀肠胃,则下痢肛烂,即后疳痢。外证脑热肌削...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346-17-17.html

小儿急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曰急势急暴。其状唇口勿变青白,齿龈腮颊疼痛。或赤或黑,朽烂脓血俱出,速宜针去恶血,点烙死肌。此盖养护无方,甘肥过度,致风热内积,五脏俱虚,虫因虚动,上蚀口齿,攻注龈颊。不早治之,死于旬日,俗谓之走马疳者是也。治小儿牙齿急,虫蚀齿...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185-7.html

_脾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脾是五之一。由于乳食不节,脾胃受伤引起的。主要症状有面色萎黄、腹大如鼓、腹皮青筋暴露、呕逆、不思饮食、喜吃泥土,烦渴引饮、水榖不消、泻下酸臭、咳嗽喘促、胸膈壅满、口鼻干燥、目生白膜、喜暗畏光、唇赤发焦、四肢乏力等。...

http://jb39.com/jibing/PiGan251315.htm

案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薛幼,男。右耳道糜烂流脓,啼闹不安,有痛痒。此湿热浸淫于内之耳症也。取清热解毒排脓法,施以外治。 方一:金银花、甘草各3克。煎水1 00毫升,装瓶,每用5 --10毫升,药棉蘸药水洗净脓液。 处方二:鲜虎耳草(全草)1株或2株。洗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83.html

偏方_【中医宝典】

...鼻偏方 1方 [药物] 明矾3克,生甘草10克。 [制法] 上药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洗涤患处。1日2-3次。主治鼻多黄脂溢。 [出处] 《奇法妙术》。 2方 [药物] 漆大姑30克、苦楝树叶30克、桉树叶30克。 [制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115.html

治诸杂证方_《小儿卫生总微论方》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 干地龙(去土一分炒) 白矾灰(一分) 藜芦(去芦一分)上为细末.每用少许吹鼻中.得嚏即吉.若有虫出即愈.治小儿脑鼻痒.毛发作穗.面黄羸瘦.以鲫鱼胆汁滴鼻中.连三五日效.治小儿腹 以蜘蛛烧熟啖之.治小儿热.烦渴干瘦. 以蜗牛三四十个....

http://qihuangzhishu.com/628/117.htm

共找到65,8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