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本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游离胆红素转化为结合型胆红素过程中有先天性缺陷,致临床出现黄疸。 (二)发病机制 本病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肝细胞缺乏葡萄醛酰基转移酶,以致不能有效地形成结合...
...男女均可患病,男女之比为4∶1,本病征的黄疸多数出现在青春期前,常生后不久即发病,但可能持续多年不被注意,巩膜发黄为惟一症状。患者出现间歇性轻度黄疸,常因疲劳、情绪波动等因素黄疸加深,无肝大,多数无症状,或仅有轻度消化不良、上腹胀痛和疲倦...
...在临床中,新生儿黄疸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其原则与方法有以下几点: 1.因母子血型不合造成的新生儿溶血症,轻者可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口服退黄中药,并可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较重者,在中药的基础上加用光疗和白蛋白、强的松及酶诱导剂治疗...
...疏肝养肝 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又肝司血海,冲为血海。妇女若肝气平和,则经脉流畅,血海宁静,经、孕、产、乳正常。但由于妇女数伤于血,气分偏盛,情绪易于激动,每致肝失条达,疏泄无度,冲任不调,发生经、带、胎、产、杂诸病,治疗应以疏肝养肝...
...,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中,孰料第三天孩子皮肤泛黄,连眼珠子也有点黄,急忙抱到县医院去看。医生说:莫不是感染了肝炎吧?更把一家人吓坏了,赶紧送成都找专家。诊断结果表明,孩子得的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数略高,在医院做了两天蓝光照射,黄疸就退了。...
...阻塞性黄疸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系统梗阻所致。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为胆结石、胆囊炎等。中医认为本病由肝胆疏泄失职所致,故治疗时主用疏肝利胆之法, 目的是使胆汁畅流,其余则常放在次要地位考虑。 [常见症状] 身目俱黄,右胁胀痛拒按,上引肩背,...
...生理性黄疸。若于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2~3周后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深,或退而复现,此为病理性黄疸,应及时治疗。湿热发黄 症见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精神疲倦,不欲吮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而短。重者见烦躁不安,呕吐腹胀,甚或壮热,神昏抽搐...
...方法,对于严重病例必要时可以采用。 2.因感染所致的黄疸,占本病的绝大部分,一般主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中医辨证的规律,而分别采用清热利湿,解毒退黄,健脾养肝等法。对有明显感染征象者,应有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可提高治疗效果。 ...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
...黄疸茵陈颗粒用于清热利湿,退黄疸。用于治疗急、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通用名称:黄疸茵陈颗粒 汉语拼音:Huangdanyinchenkeli 剂型:颗粒剂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退黄疸。用于治疗急、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批准文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