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诊之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 (一)脉象的形成原理与的临床意义 脉象与心脏的活动密切相关。因心主血,心脏搏动把血液排人血管,形成脉搏,而血液行于中,除心主血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由各脏腑协调配合才能正常。如肺朝百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肝藏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38.html

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等问题,是学中的一个学术色彩很浓的临床实际问题。对此在法的起源形成阶段亦即古代法阶段,已于有关各专题叙述过了。这里主要就《脉经》或说《脉经》以后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做一专题的讨论。 法出自医经家,见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4.html

的起源与发展(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有关舌的论述在医籍中最早见于《内经》,如《紊问·要精微论篇》说:“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因手少阴心经起于心,挟咽喉,因心有病,面引起“舌卷不能言”的症状。 《素问·热论篇》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贯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2.html

之单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家正眼》:革主表寒,亦属中虚。左寸之革,心血虚痛;右寸之草,金衰气壅;左关遇之,疝瘕为祟;右关遇之,土虚而疼;左尺革,精空可必;右尺革,殒命为忧;女人得之,半产漏下。 《脉经》:“三部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千金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1.html

的起源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从史料上看《左传》记述缓和治病都还没提到诊脉,《史记·扁鹊传》:“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就是说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的时代,亦就是“医经”-派。 今天所讲所用的,究竟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又是怎样起源的,这不但是个历史问题,...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8.html

华氏缔造神医的摇篮_【中医宝典】

...中医,天下闻名,确有神医妙手!诊病之神奇,令人惊叹!扁鹊、华佗、张仲景,千古流名!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西医学地涌入及现代仪器地发展,医生们逐步荒费了和望诊。一味地用仪器探查,医院有了高额的利润、医生也得了相当的提成,何乐而不为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8.html

之单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不仁、为气不足、为眩晕。¨ 《家枢要》:“缓以气血向衰,故体为徐缓尔。为风、为虚、为痹、为弱、为痛,在上为项强,在下为脚弱口左寸缓,心气不足,怔仲多忘,亦主项背急痛,关缓风虚,眩晕腹胁气结,尺缓肾虚冷,小便数,女人月事多;右寸缓,肺气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4.html

之相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多热,骨蒸发热,数而虚。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萎之形,数而无力。肠痈实热,滑数可知;数而不热,关脉芤虚,紧数脓成。”家枢要》:“浮数表有热,沉数里有热,弦数为劳症,滑数为结热。” 《外科精义》:“浮而数则表热,沉而数则里热,肺洪数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2.html

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中医六大误区_【中医宝典】

...“盲人名医”,才是真正的高悟性人才吗?绝对不是! 勤求己过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当学而无绩,则责己之过,很少怀疑所学之非。其实学难有收获,关键在于古今传习之理法尚不完善,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对"平人脉象"论过于侧重于脉象的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3.html

共找到151,8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