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捏脊治未病_幼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将预防思想贯穿于疾病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治疗小儿疾病时,重视“治未病”思想,注重发挥捏脊疗法在此方面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基本操作 患儿取俯卧位,术者站立于患儿左侧,双手拇指抵住腰骶部长强穴附近脊柱两侧皮肤,食、中二指指腹与拇指相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866.html

小儿捏脊治未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多个层次,将预防思想贯穿于疾病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笔者在治疗小儿疾病时,重视“治未病”思想,注重发挥捏脊疗法在此方面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基本操作 患儿取俯卧位,术者站立于患儿左侧,双手拇指抵住腰骶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419.html

若要小儿壮,捏积有良方_【中医宝典】

...病症,包括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症,肠道寄生虫病及由于上述疾病迁延不愈而并发的贫血、佝偻病,以及多种维生素及营养物质的缺乏等。多表现为小儿厌食、消瘦、生长缓慢、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夜啼夜惊、口渴多汗、烦躁易怒,大便干燥。 捏积疗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85.html

捏脊调理小儿厌食_【中医宝典】

...厌食的辅助治疗方法,因为小儿厌食并不是器质性病变,大多数无需药物调理,捏脊疗法可有效治疗厌食。 捏脊的方法 捏脊的部位在小儿后背,是从大椎穴至尾骨处的长强穴。也就是沿脊柱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进行推捏。这个部位是中医称之为督脉的走行主干,督脉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065.html

陶针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陶针疗法是用陶片或瓷片为针具,在体表特定部位进行浅刺以治病的方法。 陶针源于古代的砭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以瓷针治病,亦砭之遗意也。”清代人鲍相璈敖在《验方新编》中也有用陶针和瓷针治疗瘴毒、痧毒等病的记载。直至目前,陶针疗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10.html

怎样正确进行气雾剂吸入疗法_【中医宝典】

...哮喘病人使用气雾剂吸入疗法,具有剂量小、作用快、副作用少、效果好等优点。 目前常用的吸入装置有手控定量气雾器、干粉吸入器、以氧气或压缩空气作动力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等。无论何种喷雾剂型,它所喷出的药粒,直径均在5微米以下,能直接进入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000.html

小儿缺铁性贫血药膳疗法_【中医宝典】

...□ 博恩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及口唇、眼结膜、指甲、手掌苍白等。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偏低,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349.html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疗法_小儿推拿_【中医宝典】

...小儿发热手法处方:调脾经,平肝经,清肺经,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推天柱骨,摩腹,推涌泉。 小儿发热是由于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体温异常升高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上许多急性传染病初起往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应予注意,以防延误救治。 病因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610.html

推拿手法治小儿“拉稀”_【中医宝典】

...指小儿腹部,操作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作圆周运动。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操作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作按揉。 捏积疗法:捏积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770.html

敷脐疗法_【中医宝典】

...敷脐疗法是将配好的药物敷于患者的肚脐上,并盖上塑料薄膜和纱布,然后用胶布固定(古代的方法是,盖上树叶或菜叶,然后用布条捆扎),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肚脐为神阙所在,任脉由此通过,且与督脉命门对应;由于任督二脉统领全身经络之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17.html

共找到63,3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