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检查手段对疾病作出诊断,简称四。其中切诊是切按触摸身体一定部位,是触按经脉搏动,包括在切诊之内。切诊除包括外其它常被采用的为胸背触诊和腹部触诊,尤其是腹更为重要一些。 下面就这方面的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9.html

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是以寸口的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并仿《黄帝内经》“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之意,以左之人迎外感之变,以右之气口内伤之变。此法自东垣侣用之后大行于世,对产生了很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4.html

如何正确应用_【中医宝典】

...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2.html

要领之察独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此推崇备至,认为“此独字,即医中精一之义。家纲领莫切于此”。 正常情况下,两手六部的至数与力度处于相互平衡与协调状态,如刘河间所云不得独浮沉,独大小,独盛衰,独阴阳。须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小中有大,大中有小,盛中有衰,衰中有盛,...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1.html

华氏学—中医的硬功夫......_【中医宝典】

...徒弟很费力,所以一般人都不愿意教。二是很多老中医不愿意把自己多年的心得公开流入社会,一般都是家族世袭,世代相传。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有足够的手艺养家糊口,有一个代代相传的金饭碗.这就是为什么中医的很多绝活失传的原因。三是一般的人不敢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3.html

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妇人脉探究_【中医宝典】

...标签妇人脉连建伟,教授,国家级名中医,博士生导师。18岁即开始行医,师从诸多名医。1978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王绵之、岳美中等多位名师,精研《脉经》云“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俱疾为生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8.html

——欲知病,必先识常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又写做“脈”,小篆作,本义指血脉、脉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扁鹊重视,将学研究到至精至微的程度。 中医诊脉就是用手指在病人手腕的脉搏处,感知病人脉象的方法。三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37.html

大小肠部位辨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皆有定位左寸心;左关肝胆;左尺肾与膀胱;右寸肺;右关脾胃;右尺肾与命门,自叔和倡导以还,历代医家成宗之从之,已成千古定论。虽偶有一二异议,终不能易电。惟大肠与小肠两腑,在寸在尺,诸说不一,而见仁见智,各有至理焉。陆定圃《...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510/144-6-7.html

解读苏轼自戒诗_医药诗词_【中医宝典】

...内室。 清宫清冷寂寞的宫室。 媒媒介。 伐性之斧危害身心的工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ci/a11176.html

共找到649,6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