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九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盆成括到齐国当官,孟子说:“盆成括快要死了。” 后来盆成括果然被杀,孟子学生们就问:“老师怎么知晓他将要被杀头呢?” 孟子说:“他为人小有才气,但是没有听说过君子人生道路,这样就能招来杀身之祸。”注释 盆成括:人名,曾经向孟子...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225.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四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乐正子随同王子敖到了齐国。 乐正子来见孟子孟子说:“你也会来见我吗?” 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孟子说:“你来了几天了?” 乐正子说:“前几天来。” 孟子说:“前几天?那么我说这样的话,不是正合适吗?” 乐正子说...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50.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九节解析

...冲突。 所谓“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既然如此,战国又有多少“义战”呢?所以,在孟子时代,战争与仁义道德,至少在孟子思想上是格格不入。正因为这样,他才一贯反对靠战争,靠军事力量取胜“霸道”,而主张靠政治,靠仁义道德吸引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12.html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读解

...大臣对于国君,可以采取哪些行为方式呢?劝谏,劝谏不听,则易主,或离去,这些都是大臣——卿可以选择行为方式。这也就表明了卿种类以及他们职责、权力和应有原则,也体现了孟子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忧患意识,也体现了孟子那种至大至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377.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读解

...燕国人民正因为忠于自己职守,才反叛齐国,这段记载我们在本书《梁惠王下》第十一章中已说过,孟子还劝说过齐宣王,而齐宣王不听,执意伐燕,结果导致燕人反叛。所以此时齐王才感到后悔,而愧对孟子。然而陈贾却用周公用错管叔事来安慰齐王,为齐王开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42.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读解

...似乎滕文公对于“为善”也是做不到。于是孟子只好又举出古公迁岐例子。这等于是向滕文公出了两个计策,一是效法古公太王迁徙以避强权,保存族人以图东山再起。二是按一般人做法,誓死捍卫自己土地,即使全部牺牲也再所不惜。这两种办法哪一种好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22.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解析

...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我们注意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45.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读解

...威严,于什么时候都能保护之。为什么要敬畏天命呢?天命又是什么东西呢?孟子在这里没有说明,但我曾在《论语》、《大学》、《中庸》中有过探讨,天命就是天道规律,人生道路是要服从上天道路,一年有四季,有365天,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08.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读解

...在这一章里,仍是对行为方式讨论。孟子通过与公孙丑对话,借着管仲、晏子等人事例,阐明了施行仁政而王天下王道优越性及施行仁政机遇、条件和结果,指出了齐国在当时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施行仁政可能性。周文王施行仁政百年而没有王天下,并不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24.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一节译文

...孟子说:“很不仁爱啊梁惠王!仁爱人把所喜爱推及到所不喜爱,不仁爱人把所不喜爱推及到所喜爱上面。” 公孙丑说:“这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说:“梁惠王为了扩张土地缘故,不惜让自己人民粉身碎骨上战场,打了败仗,又准备再战,因此...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97.html

共找到847,6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