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六字释疰夏_【中医宝典】

...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交困之间往往苦夏 “夏至馄饨免疰夏”,这是小时候常听到一句俗语。家里每到这天,总有一锅清清爽爽荠菜馄饨在灶上翻腾,还没上桌,胃口早已开了。今天是夏至,我们来说说疰夏。 高发期:芒种、夏至、小暑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24.html

夏令伤寒证(二)_《余无言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夏令酷热,晚间当门而卧,迎风纳凉。午夜梦酣,渐转凉爽。至二时左右,觉寒而醒,人室就睡。俄而寒热大作,头痛骨疼,壮热无汗。渐至烦躁不安,目赤口干,气急而喘。此夏令急性伤寒也,大青龙汤主之。友人邓汉城之侄,名一东,身体素壮,不易患病,于七月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yuwuyanyian/1038-5-2.html

寒疫_《时病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阳无异,因在春令,所以不名伤寒,又因众人之病相同,所以名为寒疫,然其治法,又与伤寒相去不远矣。如有变证,可仿伤寒法治之。或问曰∶先生谓夏令之寒,是为阴暑之病,倘未交小暑、大暑之令,而受立夏、小满、芒种、夏至之寒,可以名寒疫否?答曰∶可也。昔...

http://qihuangzhishu.com/710/23.htm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古诗_【古诗文大全】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24024.html

六月至饮食清淡宜_【中医宝典】

... 而从“芒种”到夏至,我区最高气温约30℃,最低气温为18℃—22℃。此时,我区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而南方天气湿度极大,又闷又热,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阴雨、雨量增多。因为此时正是梅子成熟时节,又称为“梅雨”季节。 芒种开始天气炎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620.html

“三伏”天饮食养生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出现头晕脑涨、心烦口干、胸闷心悸、自感发热等现象。那么,“疰夏”时节,我们该如何调节身体、增强体质呢? 三伏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确定。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48.html

夏令伤寒证(二)_《余无言医案》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夏令酷热,晚间当门而卧,迎风纳凉。午夜梦酣,渐转凉爽。至二时左右,觉寒而醒,人室就睡。俄而寒热大作,头痛骨疼,壮热无汗。渐至烦躁不安,目赤口干,气急而喘。此夏令急性伤寒也,大青龙汤主之。友人邓汉城之侄,名一东,身体素壮,不易患病,于七月间...

http://qihuangzhishu.com/1038/8.htm

奴隶社会(1)奴隶社会(夏至春秋时期)医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_【中医宝典】

...奴隶社会(夏至春秋时期)医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建立,由此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夏代农业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还有骨器和蚌器,木质耒耜已开始使用。由于农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6.html

夏至养生食谱_【二十四节气】

...夏季气候炎热,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荷叶茯苓粥: [配料]荷叶1...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188.html

热症论治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夏至前发为温症,夏至后发为热症。二症有因冬时伏寒,有因当时乍感,其冬月伤寒,至春夏变为温热者,邪有浅深,则发有迟速。(柯韵伯曰,凡病伤寒而成者,根实种于郁火,其人肾阳有余,好行淫欲,外伤于寒。虚阳陷入阴中,冬不遽发,寒日少而蓄热浅,则...

http://qihuangzhishu.com/592/30.htm

共找到875,2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