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开发潜力。与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是壮医药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柳州、桂林、南宁、百色等处发掘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中,壮族先民们所使用的工具先后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骨器、骨针以及陶器等,并有捕获生物及用火的...
...以上。 壮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毒药和解毒药的广泛应用,是壮医的重要诊疗特色和突出贡献,许多药物同时成为著名的中药。例如《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土多瘴气”,因常服薏苡仁而能防治瘴疾,后带回中原。苡仁至今仍是壮医常用药,也是常用中药...
...壮医学的发掘整理不仅涉及170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而且更重要的是,壮医药学的整理发掘和口承文化的著述所达到的水平,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近10年中,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为基地,编著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
...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可见早期壮医卫生活动是客观存在且较为活跃的。 从壮族地区考古的情况显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医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这是保证人类繁衍的最基本的需要,甚至动物亦会采药以自救,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因此在...
...第一节 壮医药的萌芽21 第二节 从考古发现来探讨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22 第三节 花山崖壁画与早期的壮族医药23 第四节 壮医早期医疗卫生活动及文献记载24 第五节 卫生保健意识的萌芽25 第六节 壮医外治疗法的起源25 第七节 药食同源26...
...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加上壮汉文化的交流,使壮医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一、阴阳为本,三气同步——壮医的天人自然观 壮族聚居和分布地区处于亚热带,虽然平均气温较高,但四季仍较分明。<日月穿梭,...
...110°,半蹲式,两膝关节弯成90°~110°,两腿向后弯曲,两手向上伸张等舞蹈动作,显然有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等保健作用。利用舞蹈导引气功等方法防治疾病,是古代传统壮医的一大特色。有学者将之与春秋战国时期带气功铭文的玉佩和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导引...
...20世纪80年代,欣逢改革开放盛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光辉照耀下,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壮医药的发掘和整理工作才真正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深入地开展起来。 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把壮医药研究列为...
...对于壮医药的研究、发掘与整理,是全国解放后,尤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后,在党的民族医药政策指引下逐渐开展起来的。自1986年底开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整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