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临床操作方法 先灸患者背部,次灸患者腹部。 1.背部灸法 (1)让患者俯卧好,将草版纸长条自大椎穴起至长强穴止,顺脊椎铺好。因脊椎骨这条线不灸。 (2)将做好之咸萝卜片先放在两边大杼穴处各一个,以后再沿着草版纸条由大杼往下顺着排列到...
...国信副使覃公中四十九岁.至元丙寅春.病脐腹冷疼.完谷不化.足 寒而逆.皮肤不仁.精神困弱.诊其脉沉细而微.遂投以大热甘辛之剂.及灸气海百壮.三里三穴各三七壮.阳辅各二七壮.三日后以葱熨.灸疮皆不发.复灸前穴根据前壮数.亦不发.十日后.疮亦...
...。并是曾经使用累验神功。今录于后。□顶上旋毛中(及耳后青络脉。灸各三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惊痫。先惊悸啼叫。后乃发也)。鼻柱上发际(宛宛中。灸三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风痫。先屈手指如数物乃发也)。尺泽二穴(在肘中横文约上动脉中。灸各一壮。炷...
...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使壮医药积累了大量的单方、复方、秘方、验方。这些壮医方药,一部分是专病专方,一部分是根据壮医的基础理论指导而灵活组方选用。壮医药的治疗原则是调气解毒补虚,治法大体可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两类。强调及时治疗,并十分重视预防。 ...
...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又曰.小儿七日壮.短剧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治.故后人不准.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项.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铜人)若治风则灸上星、前顶、...
...《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扁鹊灸法,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故后人不准,惟以病之重轻而增损之。凡灸头顶,上于七壮,积至七七壮之。《铜人》若治风,则灸上星、前顶、百会,皆至二百壮。腹背宜灸五百壮,...
...1995;15(5):16。 [9]邓秋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480例临床观察。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998;4(1):19。 ...
...《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扁鹊灸法,有至三五百壮、千壮,此亦太过。曹氏灸法,有百壮、五十壮。《短剧》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治。故后人不准,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
...《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扁鹊灸法,有至三五百壮、千壮,此亦太过。曹氏灸法,有百壮,有五十壮。《小品》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故后人不准,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
...壮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壮族民众防病治病的长期实践,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壮族医药。 第一节 早期农业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1)26 第一节 早期农业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